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六和塔
著名古塔之一。又名六合塔。在浙江杭州市城南錢塘江邊月輪山上。北宋開寶三年(970)吳越王錢俶為鎮錢塘江潮而建,因地近六和寺得名。塔上裝燈,江上夜航船只賴以導航。宣和三年(1121)毀于兵火。南宋定都杭州,于紹興二十三年(1153)重建,現存磚砌塔身仍為南宋遺物,塔剎則為明代所裝,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于塔身外部重筑木構檐廊,仍為磚木結構建筑?,F塔高59.89米,平面呈八角形,外觀十三層,內為七層,每層中心都有小室。柱子斗拱等均仿木構建筑形式。四周廊子鋪有踏蹬,可通頂層,每層廊子兩側都有壺門,內通小室,外通檐廊,塔內所有須彌座上,有磚雕神人、飛天、花卉、鳥獸等圖案,與《營造法式》所載如出一轍,全部保留宋代風格,是我國建筑史上珍貴的實物資料。檐廊的翹角懸系鐵鈴,隨風搖蕩,叮玲有聲。解放后,多次修葺,已煥然一新。登塔遠眺,錢江東去,大橋飛架,江上白帆點點,對岸阡陌縱橫,氣象萬千盡收眼底。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八法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