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號趣談·陳去病
陳去病(1874~1933),原名慶林,字巢南,別字佩忍,號垂虹亭長,筆名季子、南史氏、汲樓、伯雷等,江蘇吳江人。近代名詩人。早年愛好詩文,胸懷大志,有 “江湖任俠” 之風。初受康、梁維新思想影響,后轉向革命,1906年加入同盟會,不久與柳亞子等人創辦南社,編輯 《南社叢刻》,曾任江蘇討袁軍司令部秘書、大本營前敵宣傳部主任、東南大學教授等職。先后任《二十世紀大舞臺》《國粹學報》 《中華新報》《越鐸日報》《平民日報》編輯、主編、主筆等。有 《浩歌堂詩鈔》。
主要書齋號有: 綠玉青瑤館。
綠玉青瑤館陳去病出身于富商家庭,故居坐落于吳江縣同里鎮二元街,大門面西臨河,上書 “孝友舊業”。故宅原系園林格局,共有樓臺亭閣40多間。宅內除偏屋、下房外,現尚存浩歌堂、百尺樓、綠玉青瑤館、家廟等多幢主要建筑。
陳去病的 “綠玉青瑤館”,俗稱堂樓,為他的書房兼臥室。這是一幢坐西面東的高樓,內有房舍十多間。“綠玉青瑤館” 南廂房二樓有寬敞的露臺,可憑欄眺望陳氏先塋 “中山堂”。堂樓北側兩間及北廂房系他臥室和寫作之所。書房內原有一副陳去病自撰的楹聯: “其人以驃騎將軍為名,垂虹亭長為號; 所居有綠玉青瑤之館,澹泊寧靜之廬。”既寫出書房的特點,又點出齋主的品性。
原來,他年輕時就胸懷強國大志。一次他翻閱《漢書·霍去病傳》,當讀到漢武帝要為這位赫赫有名的 “驃騎將軍” 建造府第,霍去病拒絕,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時,非常贊嘆,立下誓愿仿效驃騎將軍其人其志,乃改名為 “去病”。故其楹聯中有 “其人以驃騎將軍為名” 之說。
陳去病像
他在綠玉青瑤館中除讀書寫作之外,還從事愛國救亡活動。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廷喪師辱國,簽訂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他憤于國事,乃與金松岑等人在故鄉組織“雪恥學會”,并自書一聯曰: “炎黃種族皆兄+弟,華夏興亡在匹夫。” 他還在書房內,開展“同盟會” 吳江同里支部的活動。現在陳去病的故居已被列為吳江縣文物保護單位。“綠玉青瑤館” 將同陳去病的英名一樣,長留人間。
陳去病的書房
上一篇:齋號趣談·陳從周
下一篇:齋號趣談·陳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