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十二經脈
經絡學說內容之一,人體經絡的主要組成部分,稱為“正經”。由手三陰、足三陰、手三陽、足三陽的表里配合,成為十二經脈,即: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十二經脈的陰經與臟相連屬,循行在肢體內側,陽經與腑相連屬,循行在肢體外側。其循行走向和相互交接主要是手三陰從胸走手,手三陽從手走頭,足三陽從頭走足,足三陰從足走胸。此外,還有許多復雜的循行徑道。十二經脈為營衛氣血不斷運行的主要通路,是經絡系統中的主體。《靈樞·經別》:“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活,病之所以起。”說明它對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和指導治療都起著重要作用。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北投溫泉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南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