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關于徐霞客的研究·名號、生卒研究
關于徐霞客的籍貫,四十年代初王維屏撰寫《徐霞客之故鄉》(載《地理學家徐霞客》,商務印書館,1948年),謂“世稱霞客為江陰梧塍人,及讀徐氏宗譜,始知為南旸岐人”。鞠繼武《徐霞客故居和墓地考》(《南京師大學報》1987年1期)考證了徐霞客故居的變遷,有助于理解其籍貫問題。呂錫生《徐霞客籍貫考》(載《徐霞客研究》)認為,徐霞客先世的早期祖籍,不應是丁文江所說的河南新鄭,而應推至東漢名士徐穉所居住的江西南昌; 徐霞客的籍貫應該是江陰梧塍里即大宅里,而不是南旸岐;南旸岐是徐霞客的祖父、父親和自己的故居,應是徐霞客后人的籍貫。
對于徐霞客的名字,各種論著中有的寫作“弘祖”,有的寫作“宏祖”,迄今依然如此。一種觀點認為徐霞客原名弘祖,清代刻印《徐霞客游記》因避乾隆弘歷諱,改“弘”為“宏”(唐錫仁、楊文衡《徐霞客及其游記研究》8頁注二; 呂錫生 《徐霞客家傳》211頁注一);另一種觀點認為徐霞客本名宏祖,所謂避乾隆諱云云,出于后人誤測 (田尚、馮佐哲《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徐霞客》,北京旅游出版社,1987年,1頁注一)。從七十年代末披露的徐霞客手書贈雞足山僧妙行詩稿看,上鈐有“徐弘祖印”白文篆書方印,可證第一種觀點為是(史樹青《徐霞客贈妙行七律二首墨跡跋》,《中華文史論叢》第八輯,1978年)。關于 “霞客”這一別號的由來,董長青《讀〈游黃山記〉》(《沈陽師院學報》1979年3期)認為是徐霞客秉承父志,以盡孝思,不應科舉,不入仕途志向的表現; 也有人認為徐霞客一生往來飄忽如云霞,因此友人贈以此號(吳寧《紀念徐霞客誕辰四百周年籌委會正式成立》,《地理學報》38卷3期,1983年)。
關于徐霞客的生年,陳函輝《徐霞客墓志銘》中謂“生于萬歷丙戌”,今人據以換算為公元1586年。但陳氏未提及具體日子。近年發現的季抄本印證了陳氏之說,并有生于十一月二十七日之記述,據此換算為公歷,應為1587年1月5日,不是以前認為的1586年 (朱惠榮《徐霞客生年訂正》,《光明日報》1983年5月25日;張屯、徐俊良《關于徐霞客生年問題》,《江海學刊》1985年6期)。記載徐霞客逝世日期的原始材料是各種版本的《梧塍徐氏宗譜》,謂“崇禎庚辰正月二十七日卒”,此說不確,丁文江《徐霞客先生年譜》謂卒于崇禎辛巳正月,楊文衡、唐錫仁亦謂參照其他資料,當卒于崇禎十四年(辛巳)正月二十七日,即1641年3月8日。對于徐霞客的死因,《江陰縣志》卷十八《隱逸傳》謂“聞 (黃)道周下詔獄,遣子往視,返具述狀,浩嘆不食而卒”。今人周寧霞、吳應壽、褚紹唐(《〈徐霞客游記〉原始抄本的發現與探討》,《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四輯)、鄭公盾(《認真學習我國優秀科學文藝遺產——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記〉》,《杭州師院學報》1983年1期)等采用此說。秦子卿進行了考證,認為此說不可信,徐霞客是患中風病死的(《簡論徐霞客及其游記》,《揚州師院學報》1978年3期),華鐘也認為徐霞客是由于長途旅行,積勞成疾而病死的(《評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記〉》,《華中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75年1—2期)。
上一篇:簡牘學
下一篇:農學·先秦時代的農學·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萌芽及其初步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