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鯀、禹治水神話
中國遠古時代的英雄神話。《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毕鄠?,禹治水時,化為黃熊,十三年操勞在外,三過家門而不入,脛脫毛,腳起繭,行走艱難,人稱“禹步”,并有禹門、三門峽、禹王廟、馬蹄石、禹穴等神話傳說古跡。相傳,大禹治水以后,劃分中國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另說有幽、并、營而無徐、梁、青)九州。九州遂成為中國的代稱。鯀、禹治水神話是中國古代流傳最廣、內容最豐富的神話。它體現了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精神。又成為后世文學創作的素材。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高祖建漢(西漢)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鳴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