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不重視氣象,小河翻船
拿破侖(Napoleon 1769—1821)即拿破侖·波拿巴,法國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百日王朝”的皇帝。曾率軍進攻意大利和埃及。在國內,發動政變,實行獨裁統治,對外曾屢敗反法聯盟。侵占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德意志的許多聯邦,幾乎成了整個西歐和中歐的統治者。為了進一步統治東歐,1812年6月,拿破侖親率42萬大軍,遠征俄國。侵俄初期,進展順利,占領了大片領土和要地。隨著時日推移,俄國已進入夏季,拿破侖被勝利沖昏頭腦,只想攻城占地,早日霸占全部歐洲,為實現做全歐皇帝之夢,過奢侈豪華生活,根本沒想到,會因為俄國氣候與法國氣候不同,能給他造成什么阻力。戰爭進入8、9月份,正值俄國盛夏,法國士兵不習慣俄國的大陸性氣候。天氣干熱,飲水缺少,生活不便,許多戰士和軍馬中暑染病,士氣大衰。拿破侖繼續督軍前進,9月14日進攻莫斯科,俄國采取誘敵深入,大演“空城計”,實行堅壁清野,把莫斯科變成一座空城。到10月份俄國在塔魯提諾附近對法軍發動反攻,使拿破侖軍隊傷亡很重,迫使拿破侖不得不在10月18日撤出莫斯科。此后,俄國氣候開始慢慢轉冷,冬季即將來臨。天隨人意,俄國這年寒冷天氣來得特別早。11月初,寒潮就開始不斷襲來,進而天寒地凍,暴風雪交加而來。生長在溫暖涼爽氣候環境下的法國士兵,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天兵天將”,嚴寒冰凍,使法國士兵凍死、凍傷很多,染病躺倒不計其數。俄軍“避其銳氣,擊其惰歸”,頻頻出擊。法國士兵潰不成軍,節節敗退,死傷慘重。使拿破侖的40多萬軍隊所剩不多,他們在拿破侖帶領下狼狽逃竄,當逃到尼門河時,僅剩下2萬人,拿破侖幾乎是只身敗返巴黎。對俄戰爭的失敗是拿破侖帝國崩潰的轉折點和導火線。1814年,反法聯軍攻陷巴黎,拿破侖被迫退位,流放到厄爾巴島。
戰爭的勝負,是由多種原因決定的,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拿破侖侵俄戰爭的失敗原因中,氣候因素的確起著重要作用。“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拿破侖軍隊長期生活、戰斗的地區,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全年有雨,濕潤舒適。而俄國則是溫帶、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干燥、夏季短促、也有酷署。法國軍隊不適應俄國大陸性氣候的特點,造成小河翻船,慘敗而歸,不能不說是拿破侖決策的某些失誤。至于戰爭的性質和其他原因,這里暫時不論。
上一篇:拿破侖一世被囚禁
下一篇:拿破侖也不相信用蒸汽可以推動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