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詞
文體名稱。屬于詩歌范疇。詞是詩的發展,與音樂有更密切的關系,為了適合曲調,句子有了長短變化,但有固定格律。在音樂曲調上吸收了民間與外域的成分?!杜f唐書·音樂志》:“自開元以來,歌聲雜用胡夷、里巷之曲?!比纭蔡K幕遮〕、〔菩薩蠻〕、〔漁歌子〕、〔望江南〕即是。詞以樂曲為主,所以要“倚聲填詞”。依聲后,句式常有變化。如〔浪淘沙〕原以七絕為詞,南唐李煜另創新聲,變為54字的雙調:“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詞是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興盛于兩宋的長于抒情的一種新詩體。又有詩余、長短句、琴趣、樂府等別稱。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諷刺小說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