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教育計劃”
日本投降后,美帝國主義者為了企圖代替日本使中國成為其殖民地,于1946年11月與蔣介石訂立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與此同時,美國還送給蔣介石一個“幫助”中國推行成人教育的計劃——“中國社會教育計劃”。此計劃由曾在駐華美軍軍部中當過宣傳與教育處處長的史瑞夫上校和專門奔走于美蔣政府之間的號稱“中國通”的范宇博士草擬。它的原題是中國“工業化的”成人教育計劃,其目的是以中國工業化為借口,掠奪中國的物資財富,并以培養技術工程人員為由,進行成人教育和掃盲教育。從表面上看,是經濟建設與掃盲教育相互為用,齊頭并進,但骨子里,都是為了把其殖民地的文化與生產提高到一定水平,以滿足其侵略目的。另外,為迷惑中國的知識分子,他們還在計劃中添加了“民主化”的糖衣。在實施這個計劃時,他們企圖以成人教育為起點,從兒童教育、青年教育、師范教育、職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方面全面控制中國的教育。他們向中國派遣“特別顧問兼技術協助團”將作戰的剩余物資賣給中國,然后以所得款項作為教育經費;搬用其在二次大戰中訓練士兵用過的“視覺教育”為中國掃除文盲。此外,為怕這種陰謀受人攻擊反對,他們還大造輿論,極力宣傳。面對美帝國主義以推行成人教育為借口,大肆進行文化教育侵略的陰謀,蔣介石卻以這個“計劃”能夠抵制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可以收買人心為由,一頭倒在了美帝國主義的懷抱。
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文化侵略總是帶有隱蔽性,且手法特別巧妙。美帝國主義在半個多世紀里,利用各種機會,采用各種卑劣手段,籠絡吸收中國的知識分子,使其對美國產生好感,并接受美國文化的“熏陶”,可謂用心“良苦”。而美國“幫助”蔣介石推行成人教育計劃,妄圖使多數的中國成人也美國化,這更可見帝國主義侵略野心之狠毒。
上一篇:“一二·九”運動中“左”的傾向
下一篇:“五·五”球場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