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國泰》人物故事小傳
國泰(公元?—1882年)富察氏。滿洲鑲白旗。為臭名昭著之貪官。初為刑部主事,遷山東巡撫。其為紈绔子,遇屬吏不以禮,不當意,輒呵斥,詔令改悔。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3年),御史錢灃劾其貪縱營私,征賂諸州縣。帝命尚書和珅,左都御史劉墉按治,和坤袒護,墉持正,逮系刑部獄。通察諸州倉庫虧兩百萬,即賜自裁。
〔正史〕
國泰,富察氏,滿洲鑲白旗人,四川總督文綬子也。國泰初授刑部主事,再遷郎中。外擢山東按察使,遷布政使。
乾隆三十八年,文綬官陜甘總督,奉命按前四川總督阿爾泰縱子明德布婪索屬吏,徇不以實陳,戍伊犁。國泰具疏謝,請從父戍所贖父罪。上諭曰:“汝無罪,何必惶懼?”四十二年,遷巡撫。
國泰紈袴子,早貴,遇屬吏不以禮,小不當意輒呵斥。布政使于易簡事之諂,至長跪白事。易簡,江蘇金壇人,大學士敏中弟也。大學士阿桂等以國泰乖張,請改京朝官。四十六年,上為召易簡詣京師問狀,易簡為國泰力辯。上降旨戒泰馭屬吏當寬嚴得中,令警惕改悔。會文綬復官四川總督,以啯匪為亂,再戍伊犁,國泰未具疏謝。居月余,疏謝賜鹿肉,上詰責。國泰請納養(yǎng)廉為父贖,并乞治罪,上寬之。
四十七年,御史錢灃劾國泰及易簡貪縱營私,征賂諸州縣,諸州縣倉庫皆虧缺。上命尚書和珅、左都御史劉墉按治,并令灃與俱。和珅故袒國泰;墉持正,以國泰虐其鄉(xiāng),右灃①。驗歷城庫銀銀色不一,得借市充庫狀。語互詳《灃傳》。國泰具服婪索諸屬吏,數(shù)輒至千萬。易簡諂國泰,上詰,不敢以實對。獄定,皆論斬,上命改監(jiān)候,逮系刑部獄。巡撫明興疏言通察諸州縣倉庫,虧二百萬有奇,皆國泰、易簡在官時事。上命即獄中詰國泰等,國泰等言:“因王倫亂,諸州縣以公使錢佐軍興,乃虧及倉庫。”上以“王倫亂起滅不過一月,即謂軍興事急,何多至二百萬,即有之,當具疏以實聞。國泰、易得罔上行私,視諸屬吏虧帑恝置不問,罪與王亶望等均”命即獄中賜自裁。
《清史稿》卷三三九
〔注 釋〕
①右灃:支持錢灃。
〔相關史料〕
乾隆末,國泰為山東巡撫,年才逾弱冠,風姿姣好,酷嗜演劇。在東日與藩司于某在署中演長生殿。國扮玉環(huán),于扮明皇。每演至定情窺咨諸劇,于以為上官也,不敢過為媟褻。關目科諢草王而已。既演畢,國正色責于曰:“君何迂闊乃爾。此處非山東巡撫官廳,奈何執(zhí)堂堂屬儀節(jié)以誤正事。做此官行此禮謂何?君何明于彼而闇于此耶?”于唯唯。自此遂極妍盡態(tài),唐突西施矣。國乃大快曰:“論理原當如是?!?br>
后國被錢南園所參,高宗即令錢隨何珅往勘。使節(jié)抵濟南,署中劇尚未闋①。國聞報,倉惶易妝往見,面上脂粉痕猶隱隱也。
《清朝野史大觀》卷三
乾隆時,昆明錢南園通副灃嘗奉命察山東巡撫國泰貪穢狀,微服止良鄉(xiāng),見有豪仆過,跡之②,則大學士和坤使通書國泰者也。未幾仆還,叱止之,搜得私書,中多隱語,立奏之,國泰卒伏法。
《清稗類鈔·薦舉類》
〔注 釋〕
①劇尚未闋:戲還沒演完。②跡之:跟蹤。
上一篇:《唐高宗皇后王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唐高宗皇后王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姚興》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姚興》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