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切診
通過切脈和觸摸診斷疾病的方法。包括切脈(脈診)和按診(觸診),主要是觸摸病人的脈搏和觸摸肌膚、胸腹、腹肋等部位有無異常情況。切診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尤以脈診是中國醫學在診斷疾病方面的一項獨特診法。春秋戰國時期已達到相當水平,在漢代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并且有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歷史上曾出現對脈診有較深造詣的醫家,如扁鵲、公乘陽慶、淳于意、王叔和等。戰國時期成書的《內經》中,已對脈診有許多詳細論述。晉代名醫王叔和寫成的《脈經》一書,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隋唐時期,脈學傳播到日本、古阿拉伯、波斯,許多古代脈學著作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為世界醫學發展做出過貢獻。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刀桿節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劉公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