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碎葉
①古城名。以北臨碎葉水(今楚河)而得名。亦稱素葉水城。故址在今獨聯體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地當東西交通要道,唐貞觀初(公元十七世紀前期),玄奘赴印度時途經此城,調露元年(679)安西都護王方翼又就舊城增筑,“立四面十二門,皆屈曲作隱伏出沒之狀”?!杜f唐書·王方翼傳》。唐大詩人李白即出生于此。②唐軍鎮名。治碎葉城。約自貞觀二十二年(648)至開元七年(719)間,以碎葉和龜茲、于闐、疏勒為安西鎮。開元七年,突厥十姓可汗居碎葉,改焉耆為四鎮之一。③古水名。亦稱素葉水、細葉川、垂河、吹沒輦、吹河即今中亞細亞楚河。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短語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法制文化·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