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環球飛行
按照國際航空聯合會的規定,環球飛行必須經過地球上正好相反的兩點,其最短距離為39999.337千米,或者飛行超過北回歸線、南回歸線的長度,即超過36779.735千米。世界上首次環球飛行是在1924年,由史密斯等人完成。
1924年,美國陸軍航空部制訂了環球飛行的計劃,采用道格拉斯公司生產的“世界巡航者”飛機。飛機共4架,分別命名為“西雅圖號”、“新奧爾良號”、“波士頓號”和“芝加哥號”。領隊馬丁少校駕駛1號機“西雅圖號”;史密斯中尉駕駛2號機“芝加哥號”;韋德中尉駕駛3號機“波士頓號”;尼爾森中尉駕駛4號機“新奧爾良號”。
首次環球飛行的“世界巡航者”飛機
1924年3月17日,飛機自洛杉磯起飛,但途中迫降3次,4架飛機停在西雅圖維修。4月6日清晨,飛機從西雅圖起飛。4月10日,“西雅圖號”撞山墜毀,馬丁和空中機械師雖然幸免于難,飛行卻無法繼續了。而史密斯中尉率領剩下的3架飛機途經冰島時,韋德中尉駕駛的“波士頓號”因發動機故障迫降在海面上,韋德中尉等兩人雖獲救,但飛機因損壞而無法再次起飛。
9月6日,剩下的兩架飛機到達華盛頓,受到美國總統柯立芝的歡迎。9月28日,飛機回到此次環球飛行的起點——洛杉磯。這次環球飛行總計6個月零6天,總飛行時間371小時,航程45000千米,途經日本、中國香港、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印度、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土耳其、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法國、英國、冰島和格凌蘭等地,最后回到美國。這次環球飛行是人類飛行史上的一次壯舉,對后期軍用飛機和商用飛機的制造和發展,具有重要啟示作用。
世界上第一次不著陸環球飛行,是由美國空軍飛行員詹姆斯·加拉格爾在1949年完成的。當年2月26日,加拉格爾駕駛一架美國空軍的波音B—50“幸運女士號”飛機,從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卡斯威爾空軍基地起飛。3月2日,他回到了起點,用時94小時1分,航程為37742千米,途中進行了四次空中加油。
而美國飛行員埃爾金·M·朗,是世界上第一個獨自跨越南北極完成環球飛行的人。1971年11月5日,44歲的埃爾金·M·朗,單獨駕駛一架名為“皮帕爾納維久”的飛機起飛。12月3日,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后,他完成了跨越北極和南極的環球飛行,總路程一共耗時215小時,飛行距離69596千米。當他飛至南極上空時,機艙內的氣溫曾下降到零下40多℃。
首次不著陸環球飛行使用的波音B-50號飛機
直升機首次環球飛行
直升機的首次環球飛行,是由美國人羅斯·佩魯特和杰伊·科伯恩完成的。
名為“得克薩斯州精神號”的貝爾-206直升機
9月30日,他們完成環球飛行回到了達拉斯,并且創造了國際航空聯合會承認的直升機首次環球飛行世界紀錄。世界上首次單人駕駛直升機進行環球飛行,也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1982年9月1日,他們駕駛一架名為“得克薩斯州精神號”的直升機,從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起飛。該直升機的型號是貝爾—206“遠程突擊隊員”。
1982年8月5日,澳大利亞人迪克·史密斯駕駛同一型號的貝爾直升機從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沃思堡起飛,并于1983年7月22日返回原地,飛行距離為56765千米。
單人熱氣球環球旅行
2008年7月2日,58歲的美國冒險家、百萬富翁史蒂夫·福塞特成功完成了其單人乘氣球的環球旅行,并因此成為世界上首位“單人熱氣球環球旅行家”。
這是福塞特第6次進行熱氣球環球旅行,前幾次嘗試都因種種原因以失敗而告終。在本次航行中,福塞特燃料和氧氣充足,且飛行路線安全,加上天氣狀況非常“幫忙”,都讓這位乘坐“自由精神號”氣球從澳大利亞出發的執著探險家最終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史蒂夫·福塞特的“自由精神號氣球”
最后幾天,在強風的吹動下,氣球有時候竟然能以類似賽車般的300多千米時速飛行。2日晚上9點40分左右,在他本次環球旅行的第13天時,經過了此次飛行的起點——東經117°線,這標志著他已成功完成環球旅行。福塞特通過衛星電話對地面控制人員表示,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時刻”。3日天亮后,氣球在澳大利亞人口稀少的內陸地區降落。
后來的2周時間內,福塞特生活在一個7英尺長、5.5英尺寬和5.5英尺高的氣球吊籃內,其食品為軍用壓縮干糧,并用一個小筒充當廁所。6月30日,福塞特打破了自己保持4年之久的單人乘熱氣球航行距離之最,這是他在上次失敗的環球飛行中創造的。當時,氣球在阿根廷墜海。
到2008年為止,福塞特還保持著單人氣球、航海和航空三項世界紀錄。
上一篇: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下一篇:傳說中的“金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