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不叩必鳴
墨子關于教育態度的一種主張。他不同意儒家孟軻所說教育“譬若鐘然,叩則鳴,不叩則不鳴”的態度,提出“叩則鳴,不叩則亦鳴”,甚至“雖不叩必鳴者也”(《公孟》)。墨子倡導兼愛,凡有利于人的事都要積極主動地去做,在教人上,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不厭其煩,堅持“上說下教”,逢人便“說”,而且強行“助教”,他以為“不強說人,人莫之知”,他這種認真負責,積極主動的強行“說教”的教育態度比孔子“誨人不倦”還要徹底。墨翟的這一思想對后代教師的教學作風影響很大,對形成中國的優良教育傳統起了很大作用。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不爭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總論·專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