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宗教文化·不爭
道教教義之一。不爭原為春秋時道家學派的思想。認為天地萬物以及為人處世都要順乎“天理”而不能強求。《老子》云:“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夫唯不爭,故無尤”。道教承襲并衍化了“不爭”的思想,并使之成為道教的一項戒律。要求教徒,不論是非,不與俗爭。張陵的《老子想爾注》謂“圣人不與俗人爭,有爭,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與人共爭乎?”后世道教煉心丹家也把不爭與修煉聯(lián)系起來,認為追求長生不老的人,不能勞累精神,追求功名利祿,不能與俗相爭。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醫(yī)藥文化·下法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文化·不叩必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