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音樂文化·胡笳十八拍
古代琴曲。與同名敘事詩據(jù)傳均為東漢蔡琰(文姬)所作。對于詩而言,一拍為一章,對曲則一拍即一段。唐人劉商有擬《胡笳十八拍》之作,其詩序云:“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蘆葉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寫胡笳聲為十八拍……”董生是指唐代琴家董庭蘭。可見琴曲是由唐人傳譜。明代《神奇秘譜》最早收錄了這支譜子,分大、小胡笳二曲。后來流傳最廣的傳譜,則初見于清代徐常遇的《澄鑒堂琴譜》。后人又將其改編成適于演唱的琴歌。琴曲深沉哀婉,琴歌慷慨激越。
中華傳統(tǒng)文化·音樂文化·胡笳十八拍
古代琴曲。與同名敘事詩據(jù)傳均為東漢蔡琰(文姬)所作。對于詩而言,一拍為一章,對曲則一拍即一段。唐人劉商有擬《胡笳十八拍》之作,其詩序云:“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蘆葉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寫胡笳聲為十八拍……”董生是指唐代琴家董庭蘭。可見琴曲是由唐人傳譜。明代《神奇秘譜》最早收錄了這支譜子,分大、小胡笳二曲。后來流傳最廣的傳譜,則初見于清代徐常遇的《澄鑒堂琴譜》。后人又將其改編成適于演唱的琴歌。琴曲深沉哀婉,琴歌慷慨激越。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文化·職工教育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軍事文化·能而示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