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扶清滅洋
又稱“助清滅洋”、“興清滅洋”或“保清滅洋”。1898年各地農民在反洋教斗爭中形成“扶清滅洋”口號。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入高潮,此口號最為流行,并成為義和團運動的行動綱領。“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反映了當時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之間矛盾的尖銳性,把“滅洋”做為主要斗爭目標,擴大了義和團運動的組織規模和群眾基礎,說明農民群眾認清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但是,尚未認清清朝政府的真實面貌,對其抱有幻想,給封建階級利用和控制義和團創造了方便條件。
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扶清滅洋
又稱“助清滅洋”、“興清滅洋”或“保清滅洋”。1898年各地農民在反洋教斗爭中形成“扶清滅洋”口號。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入高潮,此口號最為流行,并成為義和團運動的行動綱領。“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反映了當時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之間矛盾的尖銳性,把“滅洋”做為主要斗爭目標,擴大了義和團運動的組織規模和群眾基礎,說明農民群眾認清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但是,尚未認清清朝政府的真實面貌,對其抱有幻想,給封建階級利用和控制義和團創造了方便條件。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掃清滅洋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抒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