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勢治
戰國時期法家的政治主張。認為君主要依靠至高無上的權勢實行統治。慎到反對儒家“人治”思想,提出“勢治”,指出“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吾從此知勢位之足恃,而賢知之不足慕也”(《韓非子·難勢》)。認為統治者的權勢對于治國具有第一位的作用。韓非子發展了慎到的思想,進一步區分了“自然之勢”和“人之所得勢”,認為桀勢重而統治天下,堯位卑不能治三家,權勢為治國的根本。強調“勢治”必須與“法勢”相結合,如能“抱法處勢”,則能統治天下。
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勢治
戰國時期法家的政治主張。認為君主要依靠至高無上的權勢實行統治。慎到反對儒家“人治”思想,提出“勢治”,指出“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吾從此知勢位之足恃,而賢知之不足慕也”(《韓非子·難勢》)。認為統治者的權勢對于治國具有第一位的作用。韓非子發展了慎到的思想,進一步區分了“自然之勢”和“人之所得勢”,認為桀勢重而統治天下,堯位卑不能治三家,權勢為治國的根本。強調“勢治”必須與“法勢”相結合,如能“抱法處勢”,則能統治天下。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劑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北伐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