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塨學而不厭
李塨,字剛主,號恕谷。清初哲學家。他是顏元學說最得力的繼承者、傳播者和發展者。在教育方面頗有成就。著有《四書傳注》、《周易傳注》等。
李塨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著名學者。說起他的求知,就如同海綿吸水一般,永不滿足。
他二十一歲時,向當時著名的學者、教育家顏元學習《禮》,常常冒風沙步行幾十里到博野縣去向老師請教。
顏元對李塨的刻苦精神十分欽佩,但要求也十分嚴格。有一次,顏元見李塨的筆記本上畫了許多白圈圈,就不滿地對李塨說:“你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要在筆記本上亂畫圈圈,這種做法很不好,你是不是對自己有些放松啊?”李塨聽了老師的教誨,感到十分慚愧。從此,他更嚴格地要求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學完了《禮》,懷著十分感激的心情告別了老師。
不久,他又拜師劉見田,向他學習數學。李塨為了向劉見田學習數學,可謂費盡了心機。事情是這樣的:李塨早就聽說劉見田是這一帶遠近聞名的數學老師,可苦于無法拜他為師。為了讓他收下自己這個弟子,李塨先在家里設館教自己的弟弟和鄰居的孩子讀書,劉見田也有個兒子,恰好沒人教,就托人把他兒子送到李塨這里讀書。就這樣,李塨有機會結識了劉見田,并被他收為弟子。
李塨少年時代天賦并不很高,但卻十分刻苦用功,有一種鍥而不舍的好學精神。無論什么知識、技能,他都想試著學一學,做一做。為此,他曾向友人張函白學過琴,向趙錫之、郭金城學過騎馬射箭,向王余佑學兵法,向彭通學書法,向毛奇齡學《樂》和訓詁及考證方面的知識。
不僅如此,他還在求學的同時,進行認真的自學,讀了很多經濟、政法、軍事、禮樂等方面的書籍,為的是充實自己。對自然科學,他也頗有興趣。為了弄懂日、月食是怎么回事,他特地拜這方面的專家姚蘇門學習日、月交食知識,還向吳子湻學過三角算法。就這樣,他所涉獵的知識面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深入。
已經年過花甲了,他還向數理學家梅文鼎虛心求教。幾十年間,李塨就是這樣孜孜不倦地吸取各種知識營養。他這種學而不厭的進取精神,感染、折服了許多人,一批批學子,拜在他的門下,請求他的教誨和指點。經他熱心指點的學生近百人,而且大都學有所成。
◆李塨說:“英雄敗于摧折者少,敗于消磨者多。”這正是他自身的寫照。
上一篇:李因苦學
下一篇:李密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