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文學·詞韻
填詞用韻的規(guī)定。唐宋人“倚聲填詞”,用韻并無嚴格限制,當時也無專供填用的韻書。現(xiàn)存南宋《詞林韻釋》(一說為明陳鐸作)實為曲韻,而非詞韻。清道光年間戈載所編《詞林正韻》較為精密,為近代填詞者所遵用。詞韻比詩韻寬,但用韻較多。如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迸c詩歌一般隔句押韻顯然不同。
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文學·詞韻
填詞用韻的規(guī)定。唐宋人“倚聲填詞”,用韻并無嚴格限制,當時也無專供填用的韻書。現(xiàn)存南宋《詞林韻釋》(一說為明陳鐸作)實為曲韻,而非詞韻。清道光年間戈載所編《詞林正韻》較為精密,為近代填詞者所遵用。詞韻比詩韻寬,但用韻較多。如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迸c詩歌一般隔句押韻顯然不同。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文學·詞譜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社會倫理文化·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