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瑟
撥弦樂器。春秋時代即已出現,《詩經·小雅》把瑟與琴并置。最初主要和琴、笛、箏等樂器一起為聲樂伴奏。魏晉南北朝時代,瑟又多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時則為清商樂伴奏。其共鳴箱與琴相近似,呈長方形。有大瑟和小瑟之分。一般張弦二十五根。每根弦都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音,還可用按弦升高半音的方法得出七聲音階。20世紀70年代,我國先后在長沙馬王堆等漢代的墓中出土了近20張瑟。
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瑟
撥弦樂器。春秋時代即已出現,《詩經·小雅》把瑟與琴并置。最初主要和琴、笛、箏等樂器一起為聲樂伴奏。魏晉南北朝時代,瑟又多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時則為清商樂伴奏。其共鳴箱與琴相近似,呈長方形。有大瑟和小瑟之分。一般張弦二十五根。每根弦都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音,還可用按弦升高半音的方法得出七聲音階。20世紀70年代,我國先后在長沙馬王堆等漢代的墓中出土了近20張瑟。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琵琶記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生肌玉紅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