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學·中西結合與傳統水利的發揚——現代水利史研究·歷史洪水研究
我國大江大河實測水文資料最長不過一百三十年(個別河段的個別站點)。這對于確定千年萬年一遇洪水的量值是不充分的。而目前關于河流洪水的研究,由于邊界條件復雜,成因分析尚難以實行,先進的計算技術也難以施展,統計理論仍是進行洪水計算的主要方法。而統計的準確性主要取決于資料序列的長短。如何延長水文序列,歷史洪水研究是有效的、經濟的方法。目前黃河小浪底防洪標準制定是以千年一遇的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水為依據的。長江三峽的防洪設計也是以出現同治九年(1870)洪水時荊江大堤不決口為前提的。歷史洪水研究涉及到多種學科,需要歷史學、考古學、地貌學、水力學、水文學等學科的知識,因此,水利史研究這個邊緣學科在這方面顯示了獨到的優勢。歷史洪水研究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十分顯著的。
上一篇:尚書學·東晉至唐的偽《古文尚書》·南北朝經學之異——南“孔”北鄭
下一篇:音樂學·春秋戰國的音樂活動·歷史著述中的音樂史料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