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現代儒學·返本開新·重構心性之學
“返本開新”這個口號雖然晚出,卻能最精煉地概括現代新儒學的基本精神。“本”即儒家傳統的內圣之學;“新”則指“新外王”,即新的政治文化。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和《鄉村建設理論》及實踐即已體現出這一精神,至唐、牟、張、徐四人之《宣言》,這一指向更為明確。內圣之學是現代新儒學融會西方文明成就的基點。所有的新儒家都明醒地認識到:內在的安身立命問題是西方近代文明不能解決的,更不能由西方歷史上的基督教文明解決。內圣之學是要論證人由其天賦仁心的不斷擴充,“由內在接通超越,由有限體證無限”,從而使自己達到與天地萬物渾然一體的境界。這個問題只能由儒家尤其是宋明儒家的心性之學來回答。因此,內圣之學成了大部分現代新儒家的終生事業,而牟宗三的《心體與性體》等著作成為疏解并重構儒家心性之學的最高成就。新儒家們希望能由這種重建的內圣之學作為現代中國政治文化的基礎。“新外王”是希圖吸納西方民主政治的精神。但是,新儒家認為新外王應是出于內圣之學的自然要求。道德主體必然要發展出政治主體。他們認為,中國文化的道德精神與君主制度是根本矛盾的。儒家的內圣之學必須發展為政治上的民主制度才能使人真正實現其道德主體。要開出新的政治文化,還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科學。牟宗三認為,民主政治是新外王的“形式條件”,科學是新外王的“材質條件”。現代新儒學要使人不僅自覺成為道德的主體、政治的主體,還要自覺地成為“認識的主體”及“實用技術活動的主體”,人必須成為這三個主體進行活動才是仁心的圓滿實現。民主政治可以說是儒學第三期的新外王,而科學則是歷代儒學均缺乏的。現代新儒學就是要在重構儒家內圣之學的基礎上開出新的政治文化與科學文化,即在舊有的道統之外開出“學統”與“政統”。此即牟宗三之“三統”說。由此可見,現代新儒學把傳統的繼承與現代化的建國看成一而二、二而一的事。由儒學的理論重建指導的中國現代化就是要在世界上開出“對列之局”。
上一篇:儒家道統—理想“中國論”·大同世界—道統之社會觀·重農抑商
下一篇:壯麗的日出—軸心時代的華夏文明·大道之源·陰陽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