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新儒家·海外新儒家的崛起
現代新儒家的興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在近現代中國復雜的社會、政治、文化和經濟背景下,新儒家的發展就顯得更加錯綜迷離,難以把握。但若細心把切中國近現代的歷史脈動,并審視新儒學在這種脈動中的具體位態和反應:對人生的看法,對中國歷史文化尤其是儒家傳統的態度,對近代現代中國危機的解決方略和對中國現代化進路的選擇,我們就會發現現代新儒學有著大致相同的思想傾向、文化心態和學術旨趣,在根本精神上與傳統儒學尤其是宋明心性之學一脈相承,這大概就是他們被稱作新“儒家”的原因。與傳統儒學不同的是,現代新儒家雖然仍緊抱著“道德的形上學”不放,但力求會通中西,由返本而開新,在儒學開出民主和科學,這大概是他們被稱為“新”儒家之所在。而隨著近現代中國歷史的開展,新儒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又表現出不同的特點,雖然基本精神一以貫之,但思想的表現方式、實踐方式則又有所變化和側重,從而新儒家就表現為前后相續的幾代。這就是以梁漱溟、張君勱、熊十力為代表的第一代,以馮友蘭、賀麟、錢穆為代表的第二代和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為代表的第三代。
現代新儒家的一個重要集群,就是海外新儒家。
上一篇:當今海外儒學研究·異域儒學文化熱
下一篇:玄外之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