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霍》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曇霍》人物故事小傳
曇霍,東晉十六國時期活動在南涼(今甘肅武威、青海西寧一帶)的僧人。南涼是鮮卑族首領禿發烏孤于公元397年建立的。在南涼王禿發利鹿孤建和二年(公元401年)或禿發傉檀(耨檀)即位后從河南(治今洛陽以東)來到南涼。史載:人家送他衣物,他接過來后不是把他們放在地上就是扔到河里。不多時,這些衣物又會一無所污地出現在原主人家中。曇霍看到耨檀性多猜忌,多行殺害,就勸他皈依佛教。耨檀為了證實佛道神明與否,把曇霍餓了7天,水米未進,可是曇霍一點事也沒有。這樣耨檀才改信佛教,節殺興慈。國人得到安定,十分感謝曇霍,都稱呼他為大師。無論他走到哪里,老百姓都迎上來向他行禮。公元407年南涼被十六國之一的大夏國君主赫連勃勃所敗,國內一片混亂,大家都不知道曇霍到哪里去了。
〔正 史〕
沙門曇霍者,不知何許人也。禿發傉檀①時從河南來,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般若②眼,奉之可以得道。”時人咸異之。或遺以衣服,受而投之于河,后日以還其本主,衣無所污。行步如風云,言人死生貴賤無毫厘之差。人或藏其錫杖,曇霍大哭數聲,閉目須臾,起而取之,咸奇其神異,莫能測也。每謂傉檀曰:“若能安坐無為,則天下可定,祚胤克昌。如其窮兵好殺,禍將及己。”傉檀不能從。
傉檀女病甚,請救療,曇霍曰:“人之生死自有定期,圣人亦不能轉禍為福,曇霍安能延命邪!正可知早晚耳。”傉檀固請之。時后宮門閉,曇霍曰:“急開后門,及開門則生,不及則死。”傉檀命開之,不及而死。后兵亂,不知所在也。
《晉書·藝術列傳·曇霍》卷九五
〔注 釋〕
①禿發傉檀(公元365—415年):十六國時南涼國君,公元402—414年在位。鮮卑族。②般若:梵語“智慧”的音譯,佛教謂洞察一切事物的智慧。
〔相關史料〕
釋曇霍者,未詳何許人。蔬食苦行,常居冢間樹下,專以神力化物。時河西鮮卑偷發利鹿孤愆據西平,自稱為王,建號建和①。建和二年十一月,霍從河南來,至自西平,持一錫杖,令人跪之,云:“此是波若②眼,奉之可以得道。”人遺其衣物,受而輒投諸地,或放之河中。有頃,衣自還本主,一無所污。行疾如風,力者追之,恒困不及。言人死生貴賤,毫厘無爽。人或藏其錫杖,霍閉目少時,立知其處,并奇其神異,終莫能測。然因之事佛者甚眾。
鹿孤有弟耨檀,假署車騎,權傾偽國。性猜忌,多所賊害。霍每謂檀曰:“當修繕行道,為后世橋梁。”檀曰:“仆先世以來,恭事天地名山大川。今一旦奉佛,恐違先人之旨。公若能七日不食,顏色如常,是為佛道神明,仆當奉之。”乃使人幽守七日,而霍無饑渴之色。檀遣沙門智行密持餅遺霍,霍曰:“吾嘗誰欺,欺國王耶?”檀深奇之,厚加敬仰。因此改信,節殺興慈。國人既蒙其祐,咸稱曰大師,出入街巷,百姓并迎為之禮。
檀有女,病甚篤,請霍救命,霍曰:“死生有命,圣不能轉,吾豈能延壽,正可知早晚耳。”檀固請之,時宮后門閉,霍曰:“急開后門,及開則生,不及則死。”檀命開之,不及而卒。至晉義熙三年耨檀為勃勃所破③,涼土兵亂,不知所之。
《高僧傳·神異下》卷一○
〔注 釋〕
①“偷發”句:偷發利鹿孤,即禿發利鹿孤(公元?—402年),十六國時南涼國君,公元399—402年在位。鮮卑族。禿發烏孤建立南涼,弟利鹿孤為驃騎大將軍、西平公、涼州牧。嗣兄君位,徙治西平(今青海西寧),公元400年改元建和。②波若:即般若。③義熙三年:公元407年11月,禿發耨檀被十六國時夏的大夏天王赫連勃勃所敗。赫連勃勃,本姓劉,字屈孑(jie),匈奴族鐵弗部。初為后秦姚興鎮朔方(今內蒙古馬拉特前旗)。公元407年擁兵自立,稱大夏天王,大單于,年號龍升。
上一篇:《明英宗皇后錢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明英宗皇后錢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景延廣》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景延廣》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