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巴蜀文化之源·成都的得名
成都位于四川的中部,四川盆地西部和成都平原的中央。為四川省省會。四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早在戰國時期,成都就是古蜀國的首都,蜀王開明第九世從郫邑(今郫縣)遷都至此,定名為成都。公元前316年,秦伐蜀,把蜀納入秦國的版圖。公元前311年,開明王朝滅亡后,張若主蜀,他照咸陽的建制興建成都城,這是成都有城的開始。
有關專家認為:“成都”的意思在古蜀語中應作“蜀族人居住的地方”解,“成都”二字是用漢字記下來的古蜀族語言。關于“成都”的解釋還有幾種不同的看法,現尚在進一步研究之中。
從漢代始,成都織錦業發達,為當時全國的織錦中心。到三國時,蜀漢政府專設官吏管理錦織業,并把成都的外江南岸作為專門的錦官城。由于成都錦鍛享譽全國,故成都又被稱為“錦官城”或“錦城”。到了五代,后蜀后主孟昶令人在成都城墻上遍植木芙蓉。每到秋天,芙蓉怒放,花團簇擁,形成一個連綿的花環帶。所以成都又有“芙蓉城”即“蓉城”之稱。至今人們仍把“蓉城”作為成都的簡稱。
詩人李白曾有詩詠頌成都曰:“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云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上皇西巡南京歌》)詩人對成都的由衷贊美并不為過。成都是“天府之國”的中心,它景色秀麗、氣候溫和、物產豐饒、商業興盛,被稱為“古代的自由都市”。它是世界上開發天然氣、發明錦鍛絲織品以及發明和使用紙幣最早的地區,和當時的揚州同為發明和使用雕版印刷術最早的地方,也是當時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所以元代時的《馬可波羅游記》將成都作為當時——大國際都市來加以描述。如今的成都更是“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正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走向世界,為真正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會努力騰飛。
上一篇:安徽文化·徽派版畫、篆刻、雕塑與盆景·徽派盆景
下一篇:齊魯文化·經濟與科技·扁鵲的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