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譚延闿
譚延闿(1880~1930),字組安、組庵,號畏之,別署畏公、慈衛(wèi)、非庵、闿齋、逸門非翁、左庵等,室名瓶齋、瓶廬。湖南茶陵人。現(xiàn)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清光緒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辛亥革命后,曾三次督湘,任廣州大元帥府秘書長、湘軍總司令。多次擔(dān)任或代理國民政府主席,還曾擔(dān)任行政院院長等要職。書法宗顏真卿,端莊雄健,被時人稱道。南京中山陵奉安紀念碑、奉化溪口蔣母墓碑等,皆為譚延闿手筆。與北京潘齡皋有 “南譚北潘” 之譽。著有《慈衛(wèi)室詩》《非庵詩草》等。中華書局出版過他的《大字麻姑仙壇記》《枯樹賦》等墨跡。
貌豐骨勁 味厚神藏
如果說北洋政府首腦中書法最有名的是徐世昌,那么國民政府首腦中書法最有名的就要屬譚延闿了。民國時期的許多著名政治家,如孫中山、黃興、廖仲愷、何香凝、蔣介石、汪精衛(wèi)、陳立夫、吳稚暉、于右任、胡漢民、譚延闿、林直勉、馮玉祥、王世杰、李宗仁、顧祝同、白崇禧、戴季陶、李石曾等,書法造詣也很高。他們的墨跡近年來有的被選入書法回顧展,有的被收入各種書法集,成為20世紀中國書法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其中譚延闿的字尤為突出,在當(dāng)代不僅為書法史家所看重,而且為字畫經(jīng)營者所看好。
譚延闿寫字以顏為本,早年仿劉墉,后來專學(xué)錢灃和翁同龢。擘窠榜書、蠅頭小楷均有精妙之作。馬宗霍說他的書法“骨力雄厚,可謂健筆”。觀其書法扇面,字雖不大,但確實有一種貌豐骨勁、味厚神藏的韻致。
譚延闿的字存世不少。他曾三次督湘,據(jù)說當(dāng)時長沙城里幾乎每一個店家都有他寫的賀聯(lián)。因求他寫字的人多,他就讓善于仿效他的字跡的幕僚代為揮毫,圖章印泥乃至所用之筆均毫無相異。這樣一來,后人考證其墨跡的真?zhèn)慰删屠щy多了。
譚延闿曾為廣州老字號文房名店“三多軒”題寫過“三多軒扇箋”五個字,店主把它們復(fù)制于店中頂樓臨街墻壁上,以作炫耀。這也算是譚延闿的一項“扇緣”吧。
《書法》成扇 譚延闿
上一篇:扇面趣談·謝稚柳
下一篇:信札趣談·譚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