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談·王文治
《王文治》:王文治(1730—1802),清代書法家。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為翰林院侍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生有夙慧,12歲能詩,入唐人之室。尤工書,法米芾、董其昌,得力于二王及李北海。善行書。與劉墉、姚鼐齊名。清吳修《昭代尺牘小傳》評曰: “秀逸天成,得董華亭(其昌)神髓,與錢塘梁學士 (同書) 齊名,世稱 ‘梁王’。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曰: “同朝書家,劉石庵相國專講魄力,王夢樓太守專取風神,時有 ‘濃墨宰相’、‘淡墨探花’ 之目。” 清王昶《湖海詩傳》曰:“禹卿尤工書,楷法河南(褚遂良),行書效《蘭亭》、《圣教》,入京師,士大夫多寶重之。” 傳世書作有《渡海吟卷》、《快雨堂詩翰》、《行書七音聯》、《行書詩軸》、《唐玄宗書鹡鸰頌卷跋》等。
各有千秋
用墨是書法的基本技巧之一,墨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書法作品的藝術表現和觀賞效果。古今有名的書法家用墨各不相同,有濃,有淡,有濕,有干,有的加水,有的加酒; 有人喜歡用墨錠研墨,有人喜歡直接用書畫墨汁,都表現出書法家不同的藝術個性和筆墨追求,可謂墨色飛舞,各有千秋。但用墨最有特色,被傳為書壇佳話的是清代的 “濃墨宰相”和“淡墨探花”。
“濃墨宰相”說的是清代名相、書法家劉墉。劉墉博通經史,書名滿天下。他的書法由董其昌、趙孟頫入手,重視臨帖,功力深厚,尤以行書著稱。其行書中加入顏楷,力追雄厚樸茂,用墨厚重,貌腴骨勁,是清代帖學集大成者,與翁方綱、成親王、鐵保并稱“四大家”。由于劉塘喜用濃墨,專講魄力,官至東閣大學士,所以人稱 “濃墨宰相”。
王文治像
“淡墨探花”說的是清代書法家王文治。王文治書法由董其昌、米芾入手,得力于二王及李北海。他善長行書,以側媚取勢,清勁秀麗,流暢閑雅。王文治作書喜用淡墨,水墨相生,層次分明,天資清妙,透逸天成,以風神取勝。由于王文治乾隆二十五年中進士第三,為探花,所以人稱 “淡墨探花”。
濃墨也好,淡墨也罷,都有自己的用墨特色。濃墨講究氣勢和魄力,淡墨追求風神和韻味,他們都在書法創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可謂各有千秋,皆可作為后世學書之借鑒。
《五言詩軸》 (局部) 清 王文治
《行書冊頁》 (局部) 清 王文治
上一篇:閑章趣談·王撰
下一篇:扇面趣談·王星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