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文化
目 錄
一、滄海桑田幾度秋
1 區劃沿革
2 歷史篇章
二、塞上勝跡此亦奇
1 古建筑
2 古石窟
3 賀蘭山巖畫
三、風華磨洗認前朝
1 遠古人類的棲息之地
2 新石器時代的塞上文化
3 秦長城遺址
4 漢代渠道與文物
5 北周墓葬
6 唐、宋、西夏文物
7 明代長城
四、民族之邦風采異
1 寧夏回族的由來
2 回族與伊斯蘭教
3 伊斯蘭教的經堂教育
4 回族的生活習俗
5 回族菜肴
6 回族傳統工藝品
7 寧夏的滿族
五、天下黃河富寧夏
1 “兩山一水”的風光
2 灌區水利
3 水運驕子——皮筏子
4 “五寶”之鄉
5 “塞上江南”的農副特產
6 自然資源和地方工藝產品
六、鄉音土樂傳心曲
1 寧夏的“花兒”
2 流行寧夏的“秦腔”
3 鄉間郿鄠劇
4 回族婦女與口弦
5 單鼓舞
6 社火
從古至今奔騰不息的黃河,由西蜿蜒而東,穿流過中華大地,孕育了璀璨的華夏文明。在黃河流經的地區,有一塊枕山抱河的狹長形土地,臨近中國的北疆,這就是今天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這是一塊風姿別具的土地,這片自古就是邊塞之土的區域,既有著北方山川的粗獷與淳厚,渾樸與質,又有著江南水鄉的秀美與嬌麗。在黃河流域中,她倍得黃河的鐘愛,在黃河的滋養與撫慰下,她飽歷北部風沙的身軀,卻顯得豐潤多姿,于是“天下黃河富寧夏”這句諺謠,便不知多少代地流傳在人們的□中。正是這一方水土,在華夏悠久而多彩的文明中,也悄然描畫著自己富于特色的文明。
上一篇:齊魯文化·經學與思想·孔廣森復興公羊學
下一篇:寧夏文化·鄉音土樂傳心曲·寧夏的“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