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之戰一(1900年6月17~7日)
天津之戰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6至7月,抗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天津軍民抗擊聯軍入侵的作戰。
1900年夏,各列強國駐天津領事一面要挾直隸總督裕祿加緊鎮壓義和團,一面增兵紫竹林租界。6月15日,駐津聯軍為控制交通樞紐,搶先占領租界北側的老龍頭火車站,17日又出兵攻毀租界東側的天津武備學堂。當得知大沽炮臺被聯軍攻陷后,天津軍民即開始炮擊和圍困紫竹林租界及老龍頭車站,揭開了天津之戰的序幕。此時駐津清軍有提督聶士成武衛前軍等部近萬人,而聯軍則不到2,400人。但裕祿既無統一作戰計劃,又未投入優勢兵力發動進攻和切斷津沽間交通,以致失去有利戰機。26日,租界內聯軍進兵西沽接應進犯京師(今北京)失敗的西摩聯軍撤回租界,使駐津聯軍力量得到加強。同日,聯軍攻占天津機器局,解除了來自東北面的炮火威脅,改善了防御態勢。29日,清提督馬玉昆部武衛左軍抵達天津,與義和團曹福田、張德成等一起投入進攻車站和租界的戰斗。6月底7月初,駐津清軍增至2.4萬余人。在清朝廷嚴辭催促下,7月5日,裕祿與聶士成、馬玉昆、曹福田、張德成等商定分北、西、南三面進攻租界,同時分兵收復天津機器局。此后數日,清軍、義和團連續進攻,雖予聯軍以重大殺傷,但未達預定目的。9日,聯軍向租界西南發起反擊,聶士成在八里臺督軍奮戰時陣亡,三面進攻受挫。時清政府加緊求和。10日,清提督宋慶抵津,借故屠殺義和團,使軍民抗敵意志和力量大為削弱,而聯軍卻增至1.9萬人,準備攻占天津城。13日晨,聯軍分兩路進攻。東路沿海河兩岸于中午時攻至天津東北城下,西路在南門外遭到天津軍民頑強阻擊,直到深夜仍未能破城。但裕祿、宋慶等無意堅守,臨陣脫逃,北撤至楊村、北倉,僅留少量練軍和義和團守城。14日,聯軍先后攻破南門、東門,天津淪陷。
這次作戰,中國軍民斃傷八國聯軍900余人,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上一篇:《天京保衛戰(186年月~1864年7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天津戰役(1949年1月~15日)》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