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文化·吳越自然、人文交融的天堂式景觀·南國水鄉多古鎮
水和人類的居住有著天然的聯系。最早的人類總是在河邊定居的。江南自古是澤國,河網密布,縱橫交錯。江南人煙輻輳之處,總是在河邊。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等古城市,都是在河邊誕生的。以后的市鎮也是在河邊發展起來的。宋元明清以來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市鎮,從地理分布上說,多是在水上要道附近的。以故,其名字多稱澤(震澤、盛澤、張澤、祥澤)、浦(石浦、張浦、奚浦、許浦、月浦、乍浦)、塘(橫塘、章練塘、練塘、支塘、直塘、新塘、蕭塘等)、涇(漕涇、楓涇、朱涇、王江涇等)、浜(陸家浜、黃家浜等)、河(太河、陸河、劉河等)、瀆(木瀆、馬家瀆)、灣(江灣、沙灣)、港(青村港、沈港、王家港)、溪(碧溪、黃家溪、合溪、梅溪、溪口等)、橋(楓橋、柵橋、望山橋、南橋、高橋等)。這些古鎮的命名,都和江河有關。
典型的江南水鄉古城、古鎮,一般近水而居,鎮環四流,鎮向河網縱橫,橋梁眾多,店鋪沿河布列。如蘇州,水域占了總面積的一半以上,馬可·波羅稱之為“東方威尼斯”。唐詩人白居易稱“處處樓前飄管吹,家家門外泊舟航”(《登閶門閑望》)。古人一直稱蘇州“山溫水軟似名妹”。杭州也多河流,馬可·波羅曾夸張地說杭州有橋十萬座。紹興也是“威尼式”的城市。這種水鄉風貌,只有江南才能看到。古鎮、古城,給人以無限的暇想。可惜,近代以來,隨著陸路交通的發達,河流越來越少了。
上一篇:寧夏文化·鄉音土樂傳心曲·單鼓舞
下一篇:貴州文化·黔中多勝跡—貴州的山川與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