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畫壇的山水畫家郭熙
郭熙 (公元1023~1085年),字淳夫,北宋河陽溫縣 (今屬河南)人。 與荊浩、關童、荒源、 巨然都是五代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大師。
郭熙的家世,未見記載。他長于畫山水,取法于李成,時人將他與李成合稱為“李郭”。大約在宋英宗和神宗初年,他在畫壇上已經頗有名氣。宋神宗趙頊也是一位著名的書畫家。他聽說郭熙在繪畫方面出手不凡,一即位便于熙寧元年 (公元1068年)令宰相富弼征調郭熙入翰林圖畫院。郭熙初入畫院時為“御畫院藝學”。每天用心作畫,得到神宗的賞識,便將他的山水畫張掛在一所大殿里。同時在紫宸殿、內東門小殿、化成殿、睿思殿、涼殿、翰林學士等住的地方也都有郭熙創作的屏風壁畫。這不僅反映了宋神宗對山水畫的喜好,更主要的是說明了郭熙在山水畫方面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神宗還讓郭熙負責考評天下畫生和鑒定整理收藏的畫作,后來郭熙由 “圖畫院藝學”晉升為翰林待詔直長,負責畫院的全面工作。
郭熙在中國美術史上享有盛名,他的成就,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開拓了摹寫繪畫的一代新風,倡導向真山水大自然學習,改革流弊,使山水畫更趨真實生動; 二是創建了中國山水畫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他的傳世代表作品有《早春圖》軸,輯入《故宮名畫三百種》; 《窠石平遠圖》,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幽谷圖》軸,現藏于上海市博物館。所著畫論《林泉高致》,是由其子郭思整理編纂而成。
郭熙是北宋畫院山水畫的開拓者和改革者。翰林圖畫院是國家設立的繪畫機構。在這里集中著全國第一流的畫師巨匠。北宋初期,畫院的畫家們只重視畫花鳥而不重視畫山水。在山水畫方面,一些畫家因襲的是100年前畫家李成的畫風而無所前進,無所發明。郭熙則堅持走自己的路。他一方面“銳意慕寫” 李成的畫作,另一方面自放胸意,開拓進取,主張走出畫院,到大自然里去,向真山真水學習。由于他善于從傳統的繪畫藝術中吸取營養,又能到大自然中去觀察、表現大自然的美,這樣就進一步擴大了他的視野和思路,豐富了他作畫的內容,使他能夠“自樹一家”,成為具有獨特創造的山水畫家,并使宋代山水畫推陳出新,步入一個別開生面的新時代。這也是他得到宋神宗重視和贊賞的重要的因素。
郭熙熱愛繪畫事業,勤奮創作,寒暑不輟。他的作品取材廣泛,內容豐富,而且傳世作品也較多,見于文獻記載的畫作已近百幅。在這些傳世作品中,有的表現大自然的氣候特征,有的以表現行旅為主題。他在宋神宗元豐末年為顯圣與悟道者作山水大屏風12幅,山重水復,不以云物作映帶,卻耐人尋味。他創作的《幽谷圖》,描繪的景物雖然不復雜,一片層巖疊嶂塞滿了畫面,近處的大巖石上生長有幾株老樹,一條清溪從下部巖縫里流出來,遠方的峰頂重疊,滿是點葉的樹絲,給人一種雄奇的印象,使觀者為這“巨嶂高壁,多多益壯” 的氣魄所感動。他的《早春圖》 軸,為絹本雙拼10幅,畫上題有 “早春,壬子郭熙畫”7字,壬子即熙寧五年。它著力描繪了自然界醞蘊著的那種蓬勃向上的因素。畫的前景是磊磊巨石,背后上端有兩座山頭聳立,上有雜樹叢生,那流露著生機勃勃的新葉,那浮動著半山腰間的清晨霧氣,一條山路曲折明滅,一片明媚清麗的春光,掃去了嚴冬的寒意,告訴人們大自然從冬眠中蘇醒,溪間解凍,林木轉綠,春天已悄悄降臨人間。郭熙作品的這種藝術形象和情感誘惑力,非有 “養之擴充”、“覽之淳熟”,是望塵莫及的。
郭熙《早春圖》
郭熙的山水畫創作,早年較工巧,晚年較雄壯,不僅題材豐富,形式多樣,用線有方有圓,或雄渾或細柔,饒有風趣,而且在繪畫理論上也很有造詣。他的著作《林泉高致》,是對北宋后期以前山水畫創作經驗的總結。這部著作集,是由他的兒子郭思根據他平日言論及手稿輯錄整理出來的,包括《山水訓》、《畫意》、《畫訣》、《畫題》、《畫格拾遺》、《畫記》6篇。其中,《山水訓》是郭熙的創作思想和經驗的總結; 《畫意》說明了繪畫創作中的意境問題; 《畫訣》主要闡述筆墨技法等畫理問題; 《畫題》則論述了繪畫作用; 《畫記》概述了他本人在宮廷中的繪畫活動和地位。
畫家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大自然,怎樣才能掌握它們的特征和規律,郭熙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提出三遠即高遠、平遠和深遠的方法,主張多方觀察、反復觀察。他說: “山近看如此,遠數里看又如此,遠十數里看又如此,每遠每異,所謂山形步形移也。山正面如此,側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異,所謂山形面面看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陰晴看又如此,所謂朝暮之變態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數十數百山之意態,可得不究乎?”這種方法,就是通過“每看每異” 的觀察方法,來全面把握事物的形態和意態。他還說: “真山水之川谷,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边@里所說的 “勢” 和“質’ 的問題,就是要求把握山水形勢結構和典型形象二者結合起來。
郭熙生活在北宋的中后期,他以自己卓絕的繪畫藝術奉獻給了社會,使人們得到了美的享受,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視。無論在繪畫創作實踐方面,或是在總結創立繪畫理論方面,他都不愧是一位承前啟后、獨步宋代畫壇的山水畫家。
上一篇:牧羊致富的卜式
下一篇:獻身改革事業的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