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本齋——回族抗日英雄
——回族抗日英雄
尤素夫·馬本齋(1901—1944),是抗日英雄馬本齋的經名,原名馬守清,男,回族,共產黨員。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的創建人,抗日民族英雄。他率領回民支隊馳騁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戰,威名遠揚。毛澤東同志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馬本齋1901年出生于河北,自幼聰穎,讀過私塾,粗通文墨,后為生活所迫,隨父親到東北。之后投身東北軍。1924年入“東北講武堂”學習,在講武堂畢業后,從士兵先后升任排長、連長、營長,直至升任東北軍獨立21師第四團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馬本齋不滿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棄官還鄉務農。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后,馬本齋響應中國共產黨號召,率領弟弟和幾十名群眾在家鄉組織了“回民抗日義勇隊”。1938年5月,與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領導的回民干部教導隊合并為回民干部教導部隊,馬本齋任總隊長。1938年10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入黨志愿書上寫道:“我決心為回回民族的解放奮斗到底,而回回民族的解放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
1939年日寇掃蕩華北,馬本齋領導的回民支隊在河間、青縣、滄縣地區轉戰,并幫助“回民抗戰建國會”組織伊斯蘭小隊,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在日寇對冀中根據地的掃蕩中,與八路軍主力縱隊和賀龍、關向應率領的120師協同作戰,消滅土匪武裝第六路。回民支隊威震冀中平原,有“攻無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之譽。
1940年,馬本齋指揮部隊使用圍點打援戰法取得衡水康莊戰爭的勝利,又組織精干的小分隊巧取深縣榆科偽軍據點,鞏固了隊伍。
1941年,為了招降馬本齋,消滅回民支隊,日軍血洗東辛莊后抓走了馬本齋的母親。日軍對馬母威逼利誘,讓她寫勸降信說服兒子“歸順皇軍”,享受“榮華富貴”,但馬母堅貞不屈,為了不讓敵人利用自己牽制兒子,馬母痛罵漢奸,并以絕食的方式進行抗爭,最后光榮犧牲。得知母親犧牲的消息,馬本齋強忍悲痛寫下“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定繼承母志,與日本人血戰到底!”的壯語。
1942年6月,馬本齋率回民支隊轉移到冀魯豫邊區。后任八路軍冀魯豫第三軍分區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采用游擊戰術,率部在冀魯豫平原上進行了大小數百次的戰斗,取得了“反掃蕩”戰斗的多次勝利。他勇謀兼備,注意貫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民族平等政策,在冀魯豫地區為粉碎日軍掃蕩、建立鞏固的抗日政權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一篇: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
下一篇:高斯——歲發現求等差級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