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伯特——童年愚笨的數學家
——童年愚笨的數學家
希爾伯特(1862~1943),德國著名數學家,柏林科學院院士。他在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的23個數學問題,被稱為“希爾伯特數學問題”,對整個20世紀的數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東普魯士首府哥尼斯堡,有一個普通的鄉村法官家庭,1862年1月23日,在這個有著嚴謹,求實傳統的家庭卻誕生了一位著名的數學家,他就是希爾伯特。
希爾伯特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法官。母親是一個有知識有教養的女性。她雖然是一個沒有社會職業的家庭主婦,可是她不僅懂得哲學、天文學,還對數學有很深的研究。她讀書學習并不是為了謀職,而是出自個人的興趣和愛好。長期對知識的追求,使她成為學識豐富和視野開闊的人。
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從希爾伯特出生起,父母就十分關注他的成長,注意采用各種形式對兒子進行教育。
希爾伯特小時候的表現很令人失望。他的語言能力很差,思維有些遲鈍各項能力也不及同齡的孩子。
因此,父母再三考慮沒有急于把希爾伯特送進學校,而是在家對他進行啟蒙教育。
8歲時,希爾伯特才上小學,比其他孩子晚了兩年。上學后,他學習很吃力,除了數學之外沒有一科成績突出。在語言、作文以及需要記憶的科目中,希爾伯特經??荚嚥患案?。
在當時的教學條件下,數學并不被重視,數學老師也不被人看重。
可是,希爾伯特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使老師很高興,任課老師有時專門出一些數學難題讓學生們比賽,看誰做出的多,想以此來刺激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這樣的競爭最適合希爾伯特。他可以充分顯示自己的數學才能。所以,每次數學競賽,都能給希爾伯特帶來愉快。
由于老師的啟發,熱愛數學的學生多起來。由于希爾伯特的數學成績突出,所以,老師不在時,同學們遇到難題或解不出來的數學學題,就向希爾伯特請教。這給希爾伯特帶來了自信和榮譽。
讀小學四年級時,班上轉來了俄籍猶太人閩可夫斯基三兄弟。他們都聰明過人。老師講解的問題他們聽一遍就能準確地記住。同學們不明白的問題,三兄弟都能解答。
三兄弟成了班上的小老師。特別是數學問題,有時講不明白的問題,閩可夫斯基兄弟能講明白。
閩可夫斯基兄弟三人的到來,使希爾伯特在數學上的才能大為遜色。這使他感覺有些沮喪。他在學校抬不起頭來,回到家中則悶悶不樂。
希爾伯特的父母及時發現了兒子的情緒變化,便和希爾伯特一起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他們幫助希爾伯特恢復信心,雖然他在數學上暫時不如閩可夫斯基兄弟,可是,比別人還是強的;在其他學科上雖然暫時不如別人,然而,自己同自己比,他的進步還是很快的。
希爾伯特的父母時刻提醒兒子,學習并不是為了比賽,而是為了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識,既然每一天的學習都能給自己帶來收獲,還有什么必要管別人說自己是聰明還是愚笨呢?
父母在幫助希爾伯特恢復信心后,又幫助他找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使他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揚長避短,鼓起勇氣戰勝困難。
上一篇:布勞恩——童年幻想探索宇宙
下一篇:希帕蒂婭——歲迷上數學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