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羅教
明清時代白蓮教最大的支派,亦稱“無為教”、“羅道教”等。明正德(1506—1521年)年間,由山東萊州即墨人羅青所創。羅教的宗旨與佛教禪宗南派相近,不供佛像,不作佛事,不住寺廟。教義是把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教的空無宇宙觀結為一體,闡發其真空義諦。創制了“真空家鄉,無生老母”的真訣。羅教的主體為漕運水手,羅清本人是運糧的軍人。以運河兩岸為活動中心,建庵掏供奉羅祖像及五部六冊等經卷。羅教主要流傳于河北、山東、安徽等地。由于統治階級對社會各階層的壓迫變本加厲,漕運水手聚眾反明的事件屢有發生,因而被統治階級視為邪教,清代也對該教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在發展中形成了許多支派。其中著名的有“老官齋教”、“真空教”、“糍粑會”等。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維吾爾醫學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翎子功·帽翅功·甩發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