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宇探索凈水
據國內外生理學資料表明,小腸切除50%的人將喪失工作能力,而少于60厘米則不能生存。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個小腸切除90%以上,只剩下48厘米的人,竟在凈水研究領域中探索不止,聞名遐邇。
他就是廣州軍區凈水研究所所長、二等甲級殘疾軍人蔡建宇。
1967年,在越南戰場執行任務的蔡建宇患了“急性壞死性小腸炎”。醫生在坑道里為他連續做了兩次手術,把他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一個被醫學上宣判為失去工作能力的科學工作者,并沒有泯滅一顆為祖國、為人民貢獻終生的赤子之心。
蔡建宇想:“一個共產黨員,只要心臟還在跳動,就要為黨工作!”他決心在凈水世界尋找自己的星座。生命萌生了新的希望。腹部還插著4條引流管的老蔡,再也躺不住了。
他用一塊木板撐在胸前,靠在床頭開始了植物凈水的研究。一年零七個月的病房生活,他不僅活了下來,還設計了幾十種植物凈水方案……
不能站著,就坐著干。不能坐著,就躺著干。蔡建宇橫下一條心,把家當成實驗室。在妻子和同志們的協助下,他躺在竹榻上頑強拼搏。
沒有資料,沒有經驗,簡陋的條件迫使他用原始的工具去攻克現代科學的堡壘。僅僅為摸索一道工序,他就進行過上百次實驗,煮破了幾十個瓦盆、瓦罐。有志者事竟成。
經過幾千次失敗,他終于找到了30多種凈水植物和5種凈水劑。在6年多的時間里,蔡建宇和同志們帶著科研成果深入連隊,深入基層,從西沙群島到北大荒,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長江、黃河、湘江、珠江,數十條江河映過他們的身影。
6年中,蔡建宇因下肢靜脈高位栓塞、尿崩癥和靜脈炎三次入院,每一次他都憑借頑強的意志擺脫了死神的糾纏。
1978年全國首屆科學大會以后,蔡建宇率領研究小組又向“次氯酸鈉凈水發生器”這一課題發起進攻。經過兩年來的數百次試驗,蔡建宇研制成功的這種凈水裝置的核心部件——電解陽極的使用壽命長達25000小時,超過了日本7000小時的指標。
這一成果,1984年榮獲全軍科技成果一等獎和1985年國家科技發明三等獎。蔡建宇的快速凈水法和水消毒器享譽海外,美、英、法等國的專家爭相前來參觀。世界衛生組織三次來函索取研究資料。
近年來他們又相繼研制成功監測水質的“濁度計”和“余氯比色計”,進一步完善了評價水處理效果的儀器。
蔡建宇榮立過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是全軍的先進工作者。他雖病魔纏身,他仍與自己的疾病作斗爭,執著地在凈水世界里求索攻堅,奮斗不止。
上一篇:自信的巨大力量
下一篇:謝光選勤奮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