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名利的劉乾坤
劉乾坤是我國新疆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水磨溝區(qū)分局葦湖梁派出所民警、葦湖梁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是一位共產黨員。幾十年來,他愛崗敬業(yè),樂于助人,曾榮獲烏魯木齊市“民族團結模范個人”“自治區(qū)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雄模范”等多項榮譽稱號。
劉乾坤的父親是一名電影放映員,劉乾坤8歲那一年,有一次父親在一個村子里放電影時,把一筆錢給了3個生活貧困的人。劉乾坤聽說后,深深地為父親的所作所為感到自豪,當時小小的他就在心里許諾:長大之后也要像父親一樣經(jīng)常幫助別人。
1967年,劉乾坤初中畢業(yè)了,他被分配到農村去插隊。他所在的那個村里,有幾位軍烈屬和五保戶,由于家里缺乏勞力,挑水很困難。劉乾坤便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用木桶為他們挑水,在他插隊的那兩年時間里,他一天也沒有間斷過。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劉乾坤開始了他的善舉之路,此后他一直默默無聞地做著好事。
1969年冬天,也就是劉乾坤19歲那一年,他從黃河岸邊入伍,后隨著部隊來到了天山腳下的軍營,開始了軍人的生活。十個月之后,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每個月有六塊錢的津貼。
入黨宣誓的那一刻,劉乾坤覺得,這一刻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他還暗自在心中立下誓言:做一個雷鋒式的好戰(zhàn)士,為人民服務。劉乾坤沒有違背自己的誓言,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著當初許下的諾言。
1975年,劉乾坤被提為了排長,每個月工資70.56元。有一次,他到烏魯木齊出差,利用這次機會做出了一次“出人意料”的事:他把存了6年的存款和工資一共360元全部都寄給了河南省濮陽縣黃河水利辦公室,署名為“新疆某部隊的紅兵”。這是劉乾坤的第一次捐款,從此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360元,現(xiàn)在聽來也許只是小菜一碟,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在20世紀70時代,它足以算得上是一筆巨款了。后來,劉乾坤又先后為河南省濮陽縣五星公社謝店大隊的貧困戶寄過6000元錢。
因為他曾經(jīng)在那個地方插過隊,受到過那里的父老鄉(xiāng)親們的資助,劉乾坤對他們有著很深厚的感情。
對于劉乾坤的捐款,他自己這樣說:“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我,只要他們知道這個社會上有好人就夠了,何必一定要知道是誰呢。”
從1975年開始,劉乾坤就開始了他默默無聞又轟轟烈烈的捐款生涯,他的錢到過很多地方,如黃河水利委員會、長江三峽工程、中國公安英烈基金會、希望小學、亞運會、兒童教育基金會、殘疾人聯(lián)合會、皖、豫、鄂、南疆改水工程、地震災區(qū)等等。
在他的幫助下,很多失學的兒童重新回到了明亮的教室,很多生活困難的人家日子開始一天天好起來。到目前為止,有據(jù)可查的捐款已經(jīng)達到10萬元。
劉乾坤捐款時不圖名與利,很多時候都隱姓埋名,有時候甚至連地址都是假的,因為他知道做這些事情不是為了讓別人看的,而是為了圓自己的夢。劉乾坤表示:“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我,只要他們知道這個社會上有好人就夠了,何必一定要知道是誰呢。”
1991年,黃河小浪底水庫工程開始動工,他又以化名“劉建軍”給黃河水利辦公室寄去了50元錢。后來,雖然小浪底水庫已經(jīng)完工,但是他依然還是每月按時寄錢。
當時,任國家水利部部長的鈕茂生聽說有個叫“劉建軍”的人經(jīng)常捐款后,曾多次指示下面的人一定要找到他,希望能夠在小浪底工程竣工剪彩時請他坐在主席臺上。
可是,黃河水利委員會幾經(jīng)查詢,得到的結果都是“查無此人”。直到1996年,國家黃河水利委員會成立50周年,在河南省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活動,他們想邀請“劉建軍”參加。為此,他們還特地發(fā)出了一封公函,這封公函驚動了新疆軍區(qū)和《解放軍報》的駐疆記者。
費盡一番周折后,他們終于和劉乾坤取得了聯(lián)系。可是,劉乾坤卻婉言謝絕了,因為他算了一筆賬,從鄭州來回乘飛機再加上食宿,最起碼也得花費幾千塊錢,還不如將這筆錢用在“黃河治理”上。他的這份善意,實在無法不令人感動,大家都為他的高風亮節(jié)感到敬佩。
他勤勤懇懇的工作態(tài)度,公正無私的辦事原則和高尚的人格魄力,征服了很多群眾的心,在他們中間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模范表率作用。提起他,沒有不豎大拇指的,用群眾的話來說就是“他是一個真正的好干部,好黨員”。
一個在新疆生活了30多年的河南人,30多年來一直化名將自己的大部分工資捐給社會公益事業(yè)及貧困者,而且他在匯款單據(jù)的落款上,都是以“紅兵”“劉建軍”“烏市69250部隊”的名義幫助他人的。
劉乾坤的這種奉獻精神,不正是一種真正的雷鋒精神嗎?他的這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無私奉獻精神,不正是我們所提倡的嗎?
劉乾坤看起來十分清瘦,臉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歲月的痕跡,但總是穿一身警服的他,目光卻總是炯炯有神,腳步堅定有力。他是葦湖梁街道辦事處任的副主任,平時的工作很忙碌,但他從來不說苦不說累,將人們的疾苦當成自己的疾苦。
有一次,他在葦湖梁煤礦的一個家屬院里,看到一個破舊的小平房,里面住著一位50多歲的維吾爾族人。經(jīng)過詢問,他得知這個人是從南疆過來的,沒有收入來源,生活也就沒有保障,有時候一天只吃一個馕,連咸菜都吃不上。
劉乾坤的善心又被激發(fā)出來了,他當即便去買了兩袋面粉送給那個人,還給了他200元錢。之后,他曾多次接濟過他,直到他找到工作為止。
轄區(qū)的一位居民吐爾洪不幸下崗了,他的父親是一位退休工人,他老人家身體不好需常年吃藥,吐爾洪的母親沒有正式的工作,家里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
劉乾坤得知這種情況后,便四處奔波為吐爾洪聯(lián)系工作,還帶頭為他捐款310元,還號召同事們慷慨解囊。當他把大家捐的640元錢送到吐爾洪家中時,吐爾洪年邁的父母泣不成聲,拉著劉乾坤的手久久都不放下。在他的張羅下,吐爾洪也有了一份工作。
后來,吐爾洪的父親生病住院,劉乾坤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為老人拿錢看病,讓這位維吾爾族老人至今都無法忘記。
沙依提是水區(qū)公安分局的一名退休民警,由于老伴和兩個女兒都沒有工作,全家四口人僅靠著他那微薄的退休金度日,生活過得相當困難。劉乾坤一直都不遺余力地去幫助他們,沙依提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讓家人住上樓房,遺憾的是,這個心愿還沒有實現(xiàn),他便因病去世了。
沙依提走之后,劉乾坤對他的家人更加照顧,并時時刻刻將他生前的心愿放在心上。2000年時,劉乾坤分到了一套樓房,但是他并沒有自己搬進去住,而是花了11000多塊錢將樓房買下,隨后過戶給了沙依提的家人。拿到房產證后,沙依提的妻子激動得說不出一句話來。她和兩個女兒高興地搬了進去,而此后劉乾坤也一直沒有間斷過對她們的資助。
劉乾坤的光榮事跡實在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助人已經(jīng)成為人生中的一種常態(tài)。有一次,融合社區(qū)居委會原副主任努爾買買提不幸被查出患了尿毒癥,可是10多萬的醫(yī)療費用對于他的家庭來說無異于一個天文數(shù)字。
得到這一消息后,熱心的劉乾坤自然又是閑不住,他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yī)院做了體檢,他想把腎捐給努爾買買提。直到體檢的結果出來,醫(yī)生說不符合才放棄。
腎沒有捐成,劉乾坤就把每個月的工資給患者努爾買買提讓他作透析費。隔三岔五地去看望他,每次去還都塞給他幾百元錢。盡管相對于整個醫(yī)療費用,這些只不過是杯水車薪,但其中所包含的濃濃愛意卻是無法割舍掉的。
2004年10月,努爾買買提手術后在家進行休養(yǎng),他的女兒又考上了大學,處處都急需用錢,劉乾坤又毫不遲疑地將自己剛剛獲得的個人獎金1000元送了過去。
后來,當努爾買買提的愛人接受電視臺的采訪時,聲淚俱下地說出了這些事情,將在場的觀眾都感動地落淚了。直到現(xiàn)在,努爾買買提說到劉乾坤就說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2005年4月,又有一位患者得了胃潰瘍,幾天后又確診為肝硬化。劉乾坤得知后,就把他送到濟困醫(yī)院治療,還給他留下了3000元的治療費。治療期間,他一有時間就過來探望,每次探望他都不忘帶上營養(yǎng)品、日常生活用品。
患者眼眶中噙著淚水回憶著劉乾坤的善舉,還不忘再三說著一句大家都知曉的話“他真是個好人哪!”在劉乾坤的生活中,像以上這種情況,不知道有多少次。
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像劉乾坤這樣做好事不愿留名的人實在是可敬。當有人問他:“這么多年來,你一共捐了多少錢呢?”面對這一問題,劉乾坤總是持回避的態(tài)度。
有一次,古爾邦節(jié)到來之際,劉乾坤自掏腰包買了幾只羊,帶著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去慰問一些困難戶。辦事處的一個干部開玩笑地對他說:“你給這么多人都發(fā)羊,也給我一只嘛!”劉乾坤認真地回答他:“你哪里需要這個,比起他們你的日子好多了。”的確,劉乾坤總是將自己的善意用在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身上。
1995年8月的一天,劉乾坤正在翻看一份報紙《中國青年報》,一篇文章吸引了他的目光。這篇文章講述了四川省雅安市南郊鄉(xiāng)澄清村孤兒古云麗的故事,她的養(yǎng)父雙目失明,生活過得十分艱辛,學習也沒有保障,面臨輟學的危險。
劉乾坤看完文章后,深深地被古云麗的自強精神所感動,從此以后,他每個月便會為古云麗寄去100元,用的是化名“劉建軍”。在他的幫助下,古云麗念完了大學,她通過郵局給部隊的首長寫了一封感謝信,可是部隊里卻并沒有劉建軍這個人。
宣傳干事把古云麗尋找恩人的信,送到了新疆日報社。直到2005年,在多方好心人的幫助和協(xié)調下,古云麗終于和自己的大恩人通上了電話。電話里,古云麗的感激話說了一大堆,劉乾坤對她也十分關心,兩個人就像親人般一樣。有一次,古云麗生病住院了,劉乾坤聽說后立即就寄去了3000元錢。
有一次,劉乾坤接到了來自四川的一位男孩的求助信,他的家庭條件十分困難,幾乎連學都快上不起了。男孩偶爾從一份報紙上看到了劉乾坤的事跡,就試著向他寫了一封信,劉乾坤收到求助信后,向男孩所在的學校打電話核實了情況。
之后,劉乾坤曾多次向男孩寄錢。劉乾坤總是說:我的善意會讓那些受到幫助的人覺得這個社會還是有希望的,這樣社會才能更加和諧。
劉乾坤將自己所能奉獻出來的都奉獻出來了,這是一種真正的無私精神,充分體現(xiàn)了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高尚情操,同時也彰顯了他作為一個革命軍人的本色。
上一篇:一定要把握好現(xiàn)在
下一篇:不要隨意懷疑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