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盡忠殉國
史可法出生在明朝末年的河南省。青少年時代,他就很有志氣和抱負,想長大后為國家干一番事業,因此他讀書很用功。
一年冬天,史可法冒著風雪到大興縣趕考,住在一所破舊的古寺里,孜孜不倦地學習。寺外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寺內史可法奮筆疾書。這晚,主考官左光斗恰好來到古寺躲避風雪,無意中看到他所作的一篇文章,發現字里行間充滿了憂慮國家大事,力求改革時弊的情懷,禁不住當面稱贊史可法年少志高,才智出眾,將來一定會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
后來,史可法在鄉試中,寫下一篇相當出色的文章。左光斗見了連連稱好,當場便評為一等。考試結束后,左光斗把史可法請到家中做客。勉勵他要繼續努力,學好本領,將來擔當起國家的重任。
當時的朝廷,奸臣魏忠賢獨攬大權,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正直的左光斗因向皇帝上書,揭發魏忠賢的罪行,結果惹怒了他們,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投進了監獄。
史可法得知恩師身陷監牢,急得坐臥不安。他化裝成拾糞的人混進了監牢,探望自己的老師。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的左光斗用雙手掰開血糊的雙眼,厲聲責備史可法說:“你到這里來干什么!國家腐敗到這種地步,我已活不了多久,不能為國再出力了。你還年輕,要多想想自己的責任,多想想以后怎樣去擔當國家的重任?!?/p>
不久,左光斗就慘死在獄中。但是,老師的遺言卻深深銘刻在史可法的心上,老師剛強不屈的身影時常閃現在他的眼前。他決心繼承老師的遺志,發誓要做一個像左光斗這樣正直剛強的人。
的確,史可法并沒有辜負老師的教誨。日后,他做了高官,清正勤懇,廉潔儉樸,時刻把國家的安危放在心上。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進北京,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明王朝腐朽的統治被推翻了。
這時,東北的滿族強盛起來,建立了清國。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投降了清軍,這樣清軍很快南下占領了北京,李自成退到西安。
清軍占領北京的消息傳到陪都南京,南京的明朝官僚立即擁立福王做皇帝,建立了以“弘光”為年號的南明政權。當時史可法擔任兵部尚書,官職顯赫。一直野心勃勃的奸臣馬士英和阮大鋮把他看成眼中釘、肉中刺,在他們的暗害下,忠心為國的史可法被貶斥到揚州去督率軍隊。
史可法在民族危難當頭時,顧全大局,來到揚州后即刻整頓軍隊,命令駐軍不得擾害欺壓百姓。同時,他還設立一個“禮賢館”,招攬天下有抱負、愿為保衛國家貢獻力量的人才。經過半年多的辛勤努力,史可法制定出了反清進攻的計劃。大江南北的士兵和百姓,看到史可法夜以繼日為國家操勞,紛紛支持他領導抗清斗爭。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大大鼓舞了史可法抗清收復失地的決心。
幾個月后,正當史可法準備出兵北伐的時候,愛將高杰被叛徒出賣暗害了。駐扎在武昌的明將左良玉趁機以此為借口,發兵進攻南京。馬士英、阮大鋮不顧民族危難,為保住自己的權勢,竟下令把北方防御清軍的部隊調回,同左良玉打起了內戰,這使得清軍乘虛長驅直入,很快,軍事重鎮揚州處于危在旦夕的境地中。
史可法聽到緊急軍情,連夜冒著傾盆大雨,馬不停蹄地趕回揚州,率領全城軍民進行堅守。揚州百姓本來驚慌萬分,聽說史可法回來,人心漸漸安定下來。
早在清軍開始向江南進兵時,清朝的攝政王多爾袞就曾經向史可法寫過勸降信。史可法見了信怒火萬丈,義正辭嚴地對眾將士說:“不管局勢多么困難,不管清國怎樣威逼利誘,我們絕不能喪失民族氣節,投降敵人。我身為朝廷大臣,唯一的愿望是盡忠保國?!?/p>
這一次清軍到了揚州城下,也沒有放棄勸降的念頭,他們派了叛徒李遇春來勸降,史可法正氣凜然站在城樓上,迎頭痛罵叛徒。接著,城上萬箭齊發,李遇春只好抱著頭狼狽地逃了回去。
清軍還不死心,又一連給史可法寫了5封信,勸他投降,答應給他更為顯赫的高官,可是史可法仍然一點也不動搖。清軍的陰謀沒有得逞,他們便惱羞成怒,團團包圍揚州城,割斷明軍一切糧草供應,企圖逼迫史可法放棄守城。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史可法召集守城的1萬多將士,慷慨激昂地說:“揚州的存亡,關系到國家民族的安危,決不能讓清軍占領。當前清軍兵力強大,對我們十分不利,在援軍到達之前,我們一定要同心協力,誓死守城,與揚州城共存亡,生為大明人,死為大明鬼!”眾將士們見史可法赤膽忠心,誓死報國,頓時熱血沸騰,紛紛揮舞拳頭,激動地高呼:“我們一定跟將軍誓死保衛揚州城,決不后退半步!”
緊接著,史可法又下令說:“上陣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戰;巷戰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盡!”眾將土含著熱淚默默將軍令記在心中。
4月22日,清軍用大炮猛轟揚州城,一發發炮彈有如小壇子般大小。守城軍民在史可法的指揮下,英勇奮戰,團結一致,打退了清軍一次次的進攻。城墻被炸開了口,他們就用大沙袋堵住缺口,頑強戰斗。
清軍入關以后,還未遇到像揚州軍民這樣的抵抗,氣得清軍將領直跺腳。4月25日,清軍又一次發動瘋狂的進攻。終于,一處城墻被炮火炸塌,清軍像潮水一樣涌進了揚州城內。
史可法眼看揚州已無法固守,頓時涕淚縱橫,便命令手下人先殺死他,決不做清軍的俘虜。將士們含著熱淚不肯動手。史可法又拔出寶劍,準備自殺。身邊將士一齊擁上前來,奪下了他手中的寶劍。他激動地大聲說:“我沒能為國守住疆土,保護好百姓,有何臉面再活著?你們別管我,快去殺敵!”
將士們執意要護送他沖出城去。史可法見清兵追來,便大聲喊道:“我就是史可法!”清兵大吃一驚,慌忙一擁而上,抓住了他。
清軍將領多鐸想勸史可法投降,好請功領賞,說:“你已為明朝盡到了忠義,不如歸順大清,幫助我們進兵江南,怎樣?”史可法聽了,怒罵道:“我是大明臣子,怎么能賣國求榮、茍且偷生?我頭可斷,志不可屈!”
多鐸又皮笑肉不笑地說:“吳三桂不也是明朝的臣子嗎?他歸順了大清,正享受著榮華富貴,你為什么不學學他呢?”
史可法氣憤地回答道:“我活一天就要對國家盡一天的忠心。叛臣吳三桂是民族的敗類,休想讓我與他同流合污。少廢話,要殺要剮請便!”
多鐸一時啞口無言,憤怒得額上暴出青筋。他見史可法威嚴不可侵犯,知道誘降不會成功,就灰溜溜地走了。
不久,史可法壯烈地犧牲在清軍的屠刀之下,那年,他才40多歲。
史可法雖然殉國了,但他的抗清事跡和高潔的民族氣節一直為后世人所稱頌。
上一篇: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下一篇:吉鴻昌恨不抗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