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驅直人: 魏調司馬懿攻遼東》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正月,明帝曹叡從長安召回司馬懿,命他率軍四萬人討伐遼東。參預謀議的大臣有的認為四萬兵員太多,軍費難以提供。曹叡說:“四千里遠征討伐,雖說要出奇制勝,但也應當依靠實力,不應斤斤計較軍費。”曹叡對司馬懿說:“公孫淵將用什么計策迎戰您?”回答說:“公孫淵放棄守城先行逃走,是上策;據守遼東抗拒大軍,是中策;如死守襄平,必被生擒。”曹叡說:“那么,三者中他將采用哪一種?”回答說:“只有明智的人,才能審慎度量敵我雙方的力量,才會預先有所舍棄。這不是公孫淵的才智所能達到的,他會認為我軍是孤軍遠征,不能支持長久,一定是先在遼水抗拒,然后退守襄平?!辈軈闭f:“往返需多少天?”回答說:“進軍一百天,攻戰一百天,返回一百天,以六十天作為休息日,這樣的話,一年足夠了?!?/p>
公孫淵聽到消息,再次派遣使節稱臣,向東吳求救。東吳打算殺掉來使,羊衜說:“不可,這是發泄匹夫一時怒氣,而破壞稱霸為王的大計,不如就勢厚待他,然后派遣奇兵暗中前往,以求公孫淵歸附。如果魏討伐不能取勝,而我軍遠赴救難,便與遠方夷族結下恩情,赴義的形象將傳之萬里。如果雙方交戰難解難分,遼東前方、后方分隔,那么我們就在它邊陲郡縣,驅逐劫掠而歸,也足以表達上天的懲罰,對往事報仇雪恨了。”吳主孫權說:“好!”于是大規模地集結部隊,并對公孫淵來使說:“請回去等候音信,我們肯定遵從來函吩咐,定和你們休戚與共!”又說: “司馬懿所向無敵,我深為擔憂。”
曹叡向護軍將軍蔣濟問道:“孫權會救援遼東嗎?”蔣濟說:“孫權知道我們戒備嚴密,不可能從中漁利,援軍深入則力所不及,不深入勢必徒勞無功; 即使是兒子、兄弟處于危境,孫權都不會出動,何況是異域他國之人,加之以前還被羞辱過。如今所以向外宣揚出兵救遼,不過是欺騙遼東來使,使我們產生疑懼,一旦我們不能攻克,希望公孫淵向他臣服而已??墒琼充究h離公孫淵所在地相距還遠,如果大軍受到阻礙,相持不下,戰斗不能速決,那么孫權的決策,或者輕兵突襲,就不可預料了?!?/p>
六月,司馬懿大軍到達遼東,公孫淵命大將軍卑衍、楊祚統率步、騎兵數萬人駐扎在遼隧,圍城挖掘了長達二十余里的壕溝。魏軍將領們想要攻城,司馬懿說: “敵人所以堅守壁壘不肯決戰,是打算拖死我軍,現在攻打他們,正中其計。而且敵人主力在此,他們的老巢必定空虛,我軍直指襄平,必能攻破?!庇谑?,打出許多戰旗,佯作要向南方出動,卑衍等率全部精銳部隊隨之向南。司馬懿率軍暗中渡過遼河,向北挺進,直撲襄平。卑衍等大為驚恐,率軍連夜撤回。魏各路大軍進抵首山,公孫淵再命卑衍等迎戰。司馬懿迎擊,大敗卑衍,遂進軍包圍襄平。
七月,連降大雨,遼河暴漲,運糧船隊從遼口直抵城下。大雨下了一個多月不停,平地水深數尺,魏三軍恐懼,打算遷移營壘,司馬懿下令軍中:“有敢說遷營者斬!”都督令史張靜違抗命令,被斬,軍心這才安定。敵人依仗水勢,砍柴放牧依然如故,將領們想要俘獲他們,司馬懿都不準許。司馬陳珪說:“從前攻打上庸,八支部隊同時進發,日夜不停,所以能用十六天時間攻下堅城,斬殺孟達。這次遠征而來,反而更安閑舒緩,我私下感到疑惑?!彼抉R懿說: “孟達兵少但存糧可支撐一年,我軍將士四倍于孟達,但糧食不能支持一個月。以一個月攻打一年,怎么可以不急速? 以四個兵士攻擊一個敵人,即使喪失一半而能夠攻克,都應當去做,所以不顧死傷地強攻,是與糧食競爭啊! 如今敵眾我寡,敵饑我飽,何況雨水如此之大,力量不能施展,雖然應當速戰速決,又怎么有所為呢? 自打從京師出發,不擔心敵人進攻,只恐怕敵人逃走。如今敵人糧食就要耗盡,可是我們的包圍還沒完成,搶掠他們的馬匹,抄襲他們的樵夫,這是故意逼迫他們逃走。用兵是一種詭詐的行為,要善于隨機應變。敵人憑仗人多,倚仗雨大,雖然饑餓窘困,還不肯束手投降,應當顯示出我們無能以便使他們安心。如果貪圖小利使他們驚嚇逃跑,這不是好的計策?!背新犝f大軍遇雨,一致打算退兵。曹叡說:“司馬懿有能力臨??刂剖伦?,捉住公孫淵指日可待?!?/p>
雨止,司馬懿隨即合攏包圍圈,高堆土山,深挖地道,用楯干、櫓車、鉤梯、沖車,日夜攻打,射箭與礌石密集如雨。公孫淵窘迫危急,糧食已盡,以至人與人互相格殺殘食,死亡極多,部將楊祚等投降。八月,公孫淵派遣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請求解圍退兵,公孫淵君臣定當自縛面降。司馬懿命斬來使,用檄文通知公孫淵說: “楚國和鄭國地位相等,可是鄭伯還光著脊背牽著羊只出城迎降。我是天子的上公,而王建等想要我解圍后退,難道不失禮嗎?這兩個老糊涂,傳話都說不清楚,已被我殺掉。如還有請降之意,就另派年輕有明快決斷的人前來?!惫珜O淵又派侍中衛演,請求指定日期,派送人質。司馬懿對衛演說:“軍事大要有五條,能戰則戰,不能戰就當堅守,不能堅守就當逃走。其余二條,就只有投降和死路一條了。公孫淵不肯自縛面降,這是決心去死,不必送來人質!”襄平城敗潰,公孫淵和兒子公孫修帶領數百騎兵從東南突圍逃走,魏軍急忙追擊,在梁水岸邊斬殺了公孫淵父子。司馬懿既已進入襄平城; 誅殺城中公卿以下官吏及兵民七千余人,積尸封土,遼東、帶方、樂浪、玄菟四郡全部平定。
公孫淵要反叛時,將軍綸直、賈范等苦苦勸阻,都被公孫淵誅殺。司馬懿于是堆土加高綸直等人的墳墓,讓他們的子弟作官顯揚,釋放了還在囚禁著的公孫淵的叔父公孫恭。中原人想要返回故里,聽任自便。然后班師。
最初,公孫淵兄公孫晃作為公孫恭的人質住在洛陽,公孫淵還未反叛時,公孫晃幾次報告公孫淵的變故,打算讓魏出兵討伐。到公孫淵圖謀叛逆,曹叡不忍心把公孫晃在街市斬首,打算下獄處決。廷尉高柔上書說:“我私下聽說公孫晃以前多次自動歸附,報告公孫淵已萌生禍心,他雖然是兇犯宗族,但是推究其本心,是可以寬恕的。從前,孔丘曾經明察司馬牛的憂慮,祁奚曾經指明叔向沒有過失,這都是古代的美好義行。我認為公孫晃確實在先前有過舉報,應免他一死; 如果他本來沒有告發,就應當在街市上斬首示眾。如果是進不赦免其性命,退又不公開其罪狀,只是緊閉囚門,命他自殺,天下各地,或許會懷疑我們的做法?!辈軈辈徊杉{,竟派遣使節帶攙有金屑的毒酒讓公孫晃和他的妻子兒女飲下,然后賞賜棺木喪衣,埋葬在公孫晃的住宅。
司馬懿以其明智,審量彼我,預為設計,克敵制勝。其用兵作戰,重視韜略,利用公孫淵的無謀和錯誤估計,將計就計,大膽深入,孤軍遠征。在具體作戰過程中,熟練運用避實擊虛,聲東擊西,虛張聲勢,直搗老巢,臨危制變等韜略,取得節節勝利。
羊衜善于克制個人情感,申張霸王之計,采用虛與委蛇,懸權而動,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外交韜略,可為十拿九穩,萬無一失。
蔣濟知彼知己,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洞若觀火,東吳君臣之謀,盡在所料之中。
上一篇:《長治久安:陸抗上疏》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長驅直入:劉備進圍雒城》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