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忠恕之道
孔子的倫理思想。“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要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要使別人事事行得通。“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不強加于人。“忠恕之道”即處世要以“忠”、“恕”為原則。孔子認為“忠恕之道”是“為仁之方”。“忠”者,有誠懇為人之心,“恕”者無絲毫害人之意。這兩方面的結合即為“仁”。這種推己之心以愛人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論語·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忠恕之道
孔子的倫理思想。“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要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要使別人事事行得通。“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不強加于人。“忠恕之道”即處世要以“忠”、“恕”為原則。孔子認為“忠恕之道”是“為仁之方”。“忠”者,有誠懇為人之心,“恕”者無絲毫害人之意。這兩方面的結合即為“仁”。這種推己之心以愛人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論語·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循經配穴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忠焉致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