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多命短
有人統計,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歷代皇帝盡管整日食則海味山珍,飲則玉漿瓊液,但能夠長壽的卻不多。而在相應的年代里,幾乎是粗茶淡飯、布衣裹體的著名醫生,長壽的人卻很多。因此得出皇帝多短命、名醫多高壽的結論。
有人統計,從秦漢至明清,我國封建時代各朝有生卒年可查的皇帝共有209人,其中活過80歲的只有4人,70~79歲的4人,60~69歲的24人,50~59歲的35人,40~49歲的29人,30~39歲的48人,20~20歲的31人,不足20歲的31人。人生七十古來稀。209個皇帝中,壽過古稀的僅8人,只占4%,而未過半百的倒有142人,占68%,平均壽命僅39歲。而據《辭海》提供的材料,我國古代有醫著傳世,并有生卒年或年壽記載的大醫家約有40人,其中活過百歲的2人,活過九旬的2人,80~89歲的15人,70~79歲的14人,60~69歲的4人,50~59歲的3人。壽這古稀的共有33人,占83%,未過半百的無一人,平均壽命高達79歲,是皇帝的2倍。
皇帝多短命,其原因有四:一、爭權奪利,死于非命的多;二、后宮嬪妃成群,酒色過度,樂極生悲的多;三、迷信方士丹術,胡弄而死的多;四、身在病痛,御醫不敢開方下藥,貽誤致死的多。而名醫多高壽的原因主要有二:一、飲食起居大多能嚴格遵循醫道;二、古時行醫,多自己采藥制藥,常勞頓于山林湖澤之中,即不乏運動和體力勞動,又能得養性怡神的好處。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一個人若想健康長壽,就必須做到清心寡欲,不為名利所惑,這串串數字無異于給那些爭權奪勢者敲響了警鐘。
上一篇:登山史上的憾事
下一篇:短命的慶歷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