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誣告小說《劉志丹》
小說《劉志丹》是工人出版社約請劉志丹的弟媳、劉景范的愛人李建彤撰寫的。這是一部反映中共陜北革命根據地早期領導人劉志丹一生的傳記文學作品。李建彤從1958年開始創作,五易其稿后完成。1962年春,李建彤把小說送周揚審閱的同時,也另送部分陜北老干部。還曾經向與劉志丹一起工作過的習仲勛、劉景范、賈拓夫等征求意見,他們對小說提了修改意見。李建彤也將書稿送給來京開會的閻紅彥一份。閻在還未看書稿的情況下,便給李寫信說:這部書涉及西北革命歷史,“這些問題需要由中央作結論的,一個作者是負不了責任的。”李建彤構思《劉志丹》的依據是:毛澤東曾給劉志丹題詞:“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和周恩來題詞“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人民的英雄,要數劉志丹”。她同意《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光明日報》發表了一部分。1962年8月在北戴河召開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期間,閻紅彥一面向全國總工會和團中央提出停發的建議,一面報告康生和楊尚昆。康生立即要中宣部通知各報刊不得發表這部小說。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原定的議題是討論農業、財貿等方面的工作,包括包產到戶問題在內。但會議一開始,毛澤東提出階級、形勢、矛盾的問題,要求大家討論。這個題目也就成了9月在北京召開的八屆十中全會的主要議題。八屆十中全會前夕,康生于8月24日寫信給楊尚昆,要中央書記處處理這個問題。康生在沒看小說的情況下,竟然武斷地認定“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文藝的寫作問題,看來是帶有政治傾向的”。康生在毛澤東未看的情況下,寫了“利用寫小說進行反黨活動,是一大發明”的條子遞給毛澤東。毛澤東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念了這個條子。會議期間,康生誣蔑小說《劉志丹》是“為高崗翻案”,在得到毛澤東的同意后,曾經支持過這部小說寫作的習仲勛等人被說成是為高崗翻案“的反黨集團”。小說便被當作反黨活動進行批判。全會決定成立審查習、賈、劉反黨集團的專案組,由康生負責。中共八屆十中全會后,此案在黨內進行了傳達。“文化大革命”期間,這個案件逐步升級,許多人為此遭到了迫害。賈拓夫于1968年含冤去世。1979年8月,中共中央為《劉志丹》一書的冤案平反。對這部小說當然可以討論,但這樣的政治批判、制造冤案是沒有根據的。這是八屆十中全會重提階級斗爭思想支配下,制造意識形態領域錯誤政治批判的第一例。
上一篇:并非遺憾的克拉姆斯科依
下一篇:建筑宮苑的典范——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