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被破壞
遍布全國各地的古建筑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近年來古建筑保護、開發和利用成績斐然。但是也出現了一個令人擔心的遺憾。不少地方和不少人注意了古建筑自身的保護、維修和重建,但是卻忽略甚至破壞了古建筑環境的保護。這類令人擔憂的事情不勝枚舉。海南島的普陀寺附近蓋起了火柴盒式的大飯店。四川峨眉山麓建起了大學校舍。上海嘉定文廟周圍一幛幛五顏六色的住宅樓層層包圍。西安小雁塔、大同華嚴寺、泉州開元寺、北京白塔寺周圍住宅、商店、煙囪、水塔、廠房林立,連大門都很難找到。古建筑周圍胡搭亂蓋嚴重破壞了古建筑環境空間比例的協調,導致了附近歷史時代氣氛的雜亂,損害了古建筑的審美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有些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有識之士在呼吁,立即停止這種“破壞式的建設,建設式的破壞”。
古建筑環境保護的失誤發人深省,中國古代建筑從單體到群體,無不同周圍環境高度聯系和統一,保護古建筑環境是保護古建筑的重要內容。古建筑環境能體現歷史氛圍和民族傳統,升華古建筑的歷史文化景觀價值。我們必須在城市建設決策、立法、規劃、設計、施工、藝術處理等各個環節上,注意保護古建筑環境,使古建筑和周圍環境建設,新的人工建設諧調統一,相得益彰,混成一體。千萬不要再干想要建設,反而破壞的傻事、憾事了。
上一篇:古井大意失“曹操”
下一篇:叩門以售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