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打電堆的問世又使學術界興起永動機熱
1755年巴黎科學院公開發表聲明:“今后不再受理永動機的研究報告”。理由是“永動機的研究破壞了許多家庭,消耗了財產、時間和才能”。這本該使永動機壽終正寢,但1800年伏打(A.G.Volta,1745—1827,意)發明了伏打電堆(他稱之為起電裝置),它的極板上可以不起任何變化,但電流能不斷地產生。“這不是永動機嗎!”伏打先發出了這樣的驚奇。1800年6月26日伏打的論文發表后,在歐洲學術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同時它的奇妙又使科學界重新燃起對永動機的欲望。當時許多人提出,“如果用電池,也許可制出永動機”。1812年一位意大利發明家還畫出了電氣永動機原理圖去請教于伏打。只是由于后來發現伏打電堆的極板也有腐蝕,并發現這是由化學作用引起的,這股重新興起的永動機風才漸漸消亡下去。這個事件再次表明,失敗的東西的徹底消亡是需要時間的,傳統的轉換是需要代價的。
上一篇:代價千萬元的笑話
下一篇:佳德斯球場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