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莊興衰記
避暑山莊,通常叫熱河行宮,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建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初步完工。康熙五十年(1711年),康熙皇帝親選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各書匾額,并賦詩題詠。又命畫院名家沈崳繪成畫。到了乾隆時代,又增選三十六景,與康熙三十六景合成七十二景。從康熙到乾隆(1703—1780年),七、八十年間的修建,而成為我國最著名、最優美且著稱于世的園林之一。乾隆在《避暑山莊后序》上寫道:“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塵世之懷,較之漢唐離宮別苑,有過之無不及”的贊詞。避暑山莊是康熙、乾隆時代營建的宮苑園林,與圓明園共為雙璧,但就形勢來講有不同之處,兩大名園各有千秋。
乾隆以后,清朝皇帝前去山莊住的已不多見,但直到清亡之前,對于山莊還時加保護。直到1861年10月,清政府一道命令,宣布了承德避暑山莊的徹底敗落。文中道:“熱河避暑山莊停止巡幸已四十余年,所有殿亭各工日久未修,多就傾圮。上年我皇考大行皇帝興行秋狝,駐蹕山莊,不得已于各處緊要工程稍加葺治。現在椊宮已恭奉回京,朕奉西宮皇太后亦已旋蹕,所有熱河一切未完工程,著即停止。”此后,隨清王朝的衰落日漸傾圮。清亡之后,山莊為軍閥所占據,陸續盜竊和破壞。辛亥革命后,避暑山莊內絕大部分被當時的熱河督軍姜桂題所拆毀變賣。后其他的軍閥也橫加破壞,山莊內許多大松樹被砍伐。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熱河后,對山莊及外八廟進行了一步的破壞,許多珍寶被運回日本,珠源寺耗銅四十一萬四千斤的一座銅殿——寶鏡閣被拆走。抗戰勝利后,國民黨軍隊進占山莊,又一次洗劫了早已破爛不堪的山莊。一九四五年,東宮失火,全部建筑毀于火災,令人心痛。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自然和人為破壞,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許多建筑已變為廢墟。昔日七十二景所剩無幾,滿目荒涼,不堪入目。
避暑山莊是我國園林遺產中的一個杰出典范,雖然許多景致無法徹底恢復,但那殘缺不堪的廢墟上,刻著中外反動派犯下的罪行。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
上一篇:道爾頓不該不講出自己發現倍比定律的真實過程
下一篇:郭守敬的發明創造未能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