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度勢,識微知著》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隨時而動,當機立斷的前提是真知灼見,識力超群,能夠審時度勢,識微知著。否則,動而不當,自食惡果;斷而不確,反受其咎。
董卓進入洛陽,賈詡以太尉掾的身份任平津都尉,升為討虜校尉。董卓的女婿、中郎將牛輔駐扎在陜縣,賈詡在牛輔的軍隊中任職。董卓失敗,牛輔又死,眾人恐懼。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人想要解散隊伍,從小路返回故鄉。賈詡對他們說:“聽說長安城里議論紛紛,想要全部誅殺涼州人,而各位丟棄眾人單獨行動,一個亭長也能把你們逮住。不如率領眾人西行,隨時收集士兵,攻打長安,為董公報仇。一旦僥幸事成,就奉朝廷的號令以征討全國,如果不成功,再走也不算太晚?!北娙苏J為他說的對。于是西攻長安。后來賈詡任左馮翊,李傕等人根據其功勛,準備封他為侯,賈詡說:“當時不過是救命的打算,有什么功勞!”堅守推辭,沒有接受。又讓他做尚書仆射,賈詡說:“尚書仆射是官員的師長,為天下人所矚望,賈詡的名字素來沒有份量。不能使眾人信服。即使賈詡在榮譽利益面前昏了頭,但對國家朝廷有什么好處呢?”李傕等人于是改授賈詡為尚書,主管選舉事務。在任職期間,賈詡做了很多輔助、有益的事情,李傕等人對他親近而又忌憚。適逢母親逝世,賈詡辭去尚書官職,被授為光祿大夫。李傕、郭汜等人在長安城里爭斗,李傕又請賈詡擔任宣義將軍。在李傕等人和好,放出被扣留的天子,保護大臣等事情上,賈詡都出了力。天子放出之后,賈詡交還官印綬帶。這時將軍段煨駐軍在華陰縣,賈詡于是就離開李傕去依附于段煨。賈詡平時素有名氣,為段煨部隊所盼望,段煨怕賈詡奪了他的兵權,外表上對待賈詡卻禮節周全,賈詡更加不能安生。
這時張繡在南陽,賈詡暗中和他聯系,張繡派人迎接賈詡。賈詡將要出發時,有人對他說: “段煨對待您很優厚,您為什么離去呢?”賈詡說: “段煨性情多疑,有猜忌賈詡的意思,禮節雖然周到,卻不可依靠,時間一長就將被他算計。我離開他,他一定喜歡,又希望我在外面為他聯系到強有力的援兵,必定會厚待我的妻兒。張繡沒有主要的謀臣,也愿意得到我,這樣我的家庭和人身都能保全了。”賈詡終于離開段煨。張繡對賈詡持后輩禮,段煨果然也很好照顧了他的家眷。曹操接連征討張繡,卻突然帶領軍隊退去,張繡親自追擊。賈詡對張繡說:“不能追,追一定會失敗?!睆埨C沒有聽從,進兵交戰,大敗而回。賈詡又對張繡說: “趕快追他們,再戰必勝。”張繡推辭說: “沒聽您的話,才到了這個地步?,F在已經敗了,為什么又要去追?”賈詡說: “用兵的情勢常有變化,急速前往,必定有利?!睆埨C信了,隨即收攏散亂的士兵趕赴追擊,與曹軍大戰,果然獲勝歸還。問賈詡:“我用精兵追擊敗軍,而您說必定失敗; 退下來以后,用敗兵追擊打勝了的士兵,而您說必能打勝。結果都正像您說的一樣,為什么您預料的與一般常情相反卻又都應驗了呢?”賈詡說: “這個容易理解。將軍您雖然善于用兵,卻不是曹公的敵手。曹軍雖然開始退卻,曹公卻必定親自壓陣斷后,追兵雖然精銳,將領既然不是敵手,對方的士兵也就強了起來,所以知道追兵必敗。曹軍進攻將軍您并沒有失策的地方,力量并沒有衰竭卻撤退,必定是他們國內發生了變故; 已經打敗了將軍,他們必定輕裝快行,即使留下幾個將領斷后,這幾個將領雖然勇猛,也不是將軍您的敵手,所以雖然您用敗兵追擊卻必定能夠取勝?!睆埨C這才表示佩服。
賈詡擔任冀州牧時,冀州尚未平定,留任參司空軍事。袁紹在官渡包圍了曹操。曹操糧食將要用盡,詢問賈詡有什么計策,賈詡說:“您明智超過袁紹,勇敢勝過袁紹,用人勝過袁紹,當機決斷勝過袁紹,有這四個勝過而半年之久不能平定袁紹的原因,是只考慮萬全之策的緣故,必須在關鍵時刻作出決斷,那樣片刻就可以將敵人平定?!辈懿匐S即合兵而出,包圍襲擊了袁紹三十多里以外的營地,打垮了他。袁紹軍大舉潰逃,黃河以北終于被平定了。曹操自己兼任冀州牧,調賈詡任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荊州,想要順著長江東下。賈詡勸告說:“明公您當初攻破袁氏,現今收復漢南,威名遠揚,軍事勢力已經十分強大,如果利用過去楚國的富饒,來招攬官吏士人,安撫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那么就可以不用興師動眾而使江東地區低首臣服?!辈懿贈]有聽從,出兵終于失利。曹操后來在渭南與韓遂、馬超作戰,馬超等人要求曹操割讓一塊地盤換取和平,并且索取嗣子作為人質。賈詡認為可以假裝許諾他們。曹操又向賈詡詢問計策,賈詡說: “離間他們罷了。”曹操使用了賈詡的計謀,最終打敗了韓遂、馬超。
文帝曹丕指望盡快統一天下,就攻克吳國與蜀國的問題征求賈詡的意見,賈詡認為,要想攻取敵國,必須以軍事實力為先,而致力于建設根本的人,則崇尚道德教化。陛下合乎時機地接受禪讓,占有、統治著全國,如果用文教道德來安撫他們,等待他們的演變,那么平定他們是不難的。吳、蜀雖然都是小國,但有山作依憑,有水作阻隔,劉備有雄杰之才,諸葛亮善于治理國家,孫權明白虛實大勢,陸議懂得軍事形勢,他們占據險地,把守要塞,我們要攻就得在江湖中擺弄船只,這都是難以倉猝謀取的因素。用兵的規律,是先有把握取勝,然后再開戰,估量敵人的情況再討論調兵遣將,所以每有舉動都不會失算,臣下私自估量我們這群大臣,沒有人是劉備、孫權的對手,即使以天子的威勢臨敵,也看不出萬無一失的情勢。過去舜舞干戚而有苗臣服,臣下認為處在現在應該先用文德后用武力?!蔽牡蹧]有采納這個建議。后來發起江陵戰役,士卒傷亡很大。
上一篇:《審時度勢,深謀遠慮》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審時度勢,預為之備》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