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萬能的愛爾維修
在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思想家中,愛爾維修非常重視教育的作用。他接受洛克的主張,否認先天觀念,認為人的一切精神活動、人的認識,都來源于感官對外界事物的感覺。因此,他認為每一個具有良好感覺器官的人,都擁有同樣的認識能力,都可以認識真理,他堅信智力平等說,認為人在智力上生來都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進行學習,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是原于先天的稟賦,而是由于各種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教育造成的,從而他斷定“天才的人,只是他所處的環境的產物”,“人受了什么樣的教育,就成為什么樣的人”。愛爾維修以建立在唯物主義認識論基礎上的智力平等說,否定了天賦不平等的封建傳統偏見,并從理論上確認了人人都應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權利,這在反對封建主義方面是有重大進步意義的。但是,愛爾維修完全否認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斷言人的形成只是教育的結果,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僅僅是由于教育造成的。愛爾維修所理解的教育是十分廣泛的,包括一個人的多方面的生活條件,如政治制度和法律、父母的社會地位、財產狀況等等,因而在他看來,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這一思想對后來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有直接的影響。同時,他還堅持通過教育改變社會的主張,這與其“意見統治世界”的政治觀點是相聯系的。他堅信,通過教育掃除封建迷信和偏見,發展人的理性,形成“健全的道德”,就可以改變社會現狀,建立起“合理”的社會制度了。這樣愛爾維修從重視教育最終走向了教育萬能的極端,他肯定地說:教育是萬能的,從而走向了歷史唯心主義。我們知道教育總是為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服務的,它受經濟基礎的制約,怎么能是“萬能”的呢?況且他所理解的教育是統指所有能影響人的各項因素而言,范圍是廣大無邊的,也未曾指出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的特殊職能,更未闡明學校教育在培養新生一代中的主導作用。因此只是一種走極端的教育思想。
上一篇:教練決策失誤致使長跑名將敗陣
下一篇:斷頭臺上的替罪羊——羅伯斯比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