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趣談·方爾謙
方爾謙(1871~1936),字地山,又字無隅,別署大方,江蘇江都(今揚州)人。與弟澤山齊名文壇,世稱二方。袁世凱當政時聘為西席,次子袁克文曾從其問業,為忘年交。暮年寄居天津。喜好收藏文物,尤以古錢為多。又喜征逐聲歌。雅善辭令,擅制聯語,造句精妙敏捷,為時人所推崇,允為圣手。尤以嵌名贈人聯妥貼得體,令人叫絕嘆服,又善制巧聯。昔年巢章甫客居天津時,曾搜羅他所撰對聯,匯集成冊。
捐四品官,無地皮可刮
賃三間屋,以天足自娛
袁世凱曾延請方地山教其諸公子,并為方捐四品銜,但到洪憲時,他始終未在袁世凱政府任職。他在京城時,于城南賃屋三間,娶一妾,此妾未曾纏過足,于是便在室內懸此對聯以自嘲。此聯構思奇特,讀來令人失笑。
面面相窺,佛也須有靠背
高高在上,人到此要回頭
方地山八九歲時,隨家人登鎮江焦山,山頂上有四尊佛像,背靠背面向四方,當即口占此聯,即景生情,不但對仗工巧,而且富于哲理。
據周一良先生講,他在童年時代臨摹泰山刻石、漢碑篆額及鐘鼎、甲骨文字,方地山贈他一聯: “生小便能通烏篆,閑來每與說龜藏。”是長輩對后輩加以鼓勵的口氣,借用 《龜藏》 書名指甲骨文,與烏篆相對工整。
方地山撰聯,均含深意。如挽何秋輦聯云:“能進萬里路,又通百國書,無怪諸公,必使班超戍西域;凄涼玉門關,嗚咽隴頭水,早知今口,不如何遜在揚州。”絕非泛泛之語,方有“聯圣”之譽,實為當之無愧。
兩小無猜,一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這是方爾謙賀女兒結婚聯,在賀聯中別有一番情趣。民國初年,方爾謙將女兒方慶根嫁與袁克文之子袁家嘏。方是袁克文的老師,兩家原是通家之好,小兒女們青梅竹馬本已熟悉。方爾謙與袁克文兩人均有收藏古幣之癖,訂婚時便以一枚古泉(幣)為聘禮。當時正值軍閥混戰時期,結婚儀式亦極為簡樸。全聯均系紀實。上聯開頭“兩小無猜”,語出李白 《長干行》; 下聯開頭“萬方多難”,語出杜甫《登樓》詩。運用成句,扣合人與事,竟如此自然工切,“聯圣”之譽,實堪當之無愧。
玉驄馬,少年場,白眉世家,一代文章傳季子
金叵羅,合歡酒,黃花門第,三秋韻事斗玲瓏
這是方爾謙賀馬文季、羅韻玲結婚聯。馬文季出身于文學世家,他父親馬其昶是桐城派末期著名作家、教育家。馬文季是他的季子 (最小的兒子)。由于家學淵源,馬文季也頗有才名。上聯中“白眉世家”,典出 《三國志·馬良傳》。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并有才名,馬良才學尤為出眾,因他眉有白毛,時人說: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這里用以比喻馬文季。羅韻玲家盛種菊花,且多名貴品種,故稱之為“黃花門第”。“黃花門第”雖非典故,卻是家庭實況,與“白眉世家” 相對,頗為確切。特別是新郎新娘的姓名,在不知不覺間已被分嵌在上下聯中,令人叫絕。上聯“玉驄馬” 是駿馬名,嵌新郎之姓,“文章” 之文,“季子”之季,則嵌新郎之名。下聯“金叵羅”,是酒杯名,嵌新娘之姓,“韻事”之韻,“玲瓏”之玲,則嵌新娘之名。嵌字聯制作得如此渾成,確屬難得 。
行書七言聯 方爾謙
上一篇:扇面趣談·文徵明
下一篇:信札趣談·曹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