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教學原則就是“教學做合一”。它來源于杜威的實用主義的經驗論,是杜威的“從做中學”的另一種說法。陶行知直接說過:沒有教育即生活的理論在前,決產生不出“教學做合一”理論。所謂“教學做合一”就是“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痹谶@個法子中,“做”法是居主導和核心地位的。陶行知說:“教學做合一的理論也是集中在‘做’之一字”。“教學做有一個共同的中心,這中心就是事,就是實際生活。實際生活說的明白些便是日常生活”。“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彼幎ㄕf“做”含有三種特征:(一)行動;(二)思想;(三)新價值之產生。
“教學做合一”的實質是以“做”為內容,“做”便是教,“做”便是學。它與“從做中學”的實用主義教學原則是一脈相承的。
在具體教學過程上,陶行知也是奉行的杜威一套,杜威提出了一個五方教學法:(1)困難之感覺,(2)審定困難之所在,(3)設法解決,(4)在許多方法中選一種最有效的試試看,(5)屢試屢驗后再下斷語。陶行知在前面加了一個“行動”一步、成為“教學做合一”的完整的教學過程。這實際上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人的普遍認識過程。把教學過程與一般認識過程簡單地等同起來,正是實用主義教育的必然特征。
不管是“從做中學”也好,“教學做合一”也好,都主張打破學科界限,反對“學科課程,”提倡“活動課程”,以學生自發的活動做選擇和組織教材的根據的。都是違背現代教育的基本原理的。曉莊師范就執行的是“活動課程”:一、中心小學生活教學做,二,中心小學行政教學做,三、師范學校院務教學做,四、征服天然環境教學做,五、改造社會環境教學做。他說:“試驗鄉材師范的全部課程就是全部生活,我們沒有課外的生活,也沒有生活外的課。”
“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根本否定了教學過程,片面強調“做”和“學,”而且把做與教學等同起來,在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在實踐上也是行不通的。陶行知的教育實踐之所以始終未獲成功,未達目的,并沒有培養出多少人才,除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的原因以外、其教育理論的不切實際,簡單化和片面化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上一篇:捷克農民戰爭失敗的教訓
下一篇: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中心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