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進坎坷遭遇的啟示
中國繪畫的歷史悠久,自古至今,出現了不少開宗立派的著名畫家,他們的畫藝、人品都受到后人的推崇。而明代浙派畫風的創始人戴進一生的坎坷遭遇,更令人感慨萬千。
戴進,一名進,字文進,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生于錢塘(今杭州)。其父戴景祥以畫名于時,戴進自幼受家庭熏陶,并經過自己刻苦學習,很快就在畫壇上露了頭角。他的山水畫繼承了南宋馬遠、夏圭的筆法,在明代中期具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戴進是浙江杭州人,所以,后人就把他創立的這一畫派稱之為“浙派”。戴進畫肖像也很逼真傳神,《江寧府志》《杭州府志》等書記載:有一次戴進去南京,行李被腳夫盜去,他就在沿路畫了一張盜賊的像,當地人馬上就認出了這家伙。這樁盜竊案就這么容易地破獲了。
宣德年間,戴進被薦入畫院。《中麓畫品》記載:有一天,宣德皇帝叫畫家們把作品呈獻給他評閱。戴進送上的第一幅畫就是《秋江獨釣圖》,畫面上千峰回轉、萬傾碧波,一人身穿紅袍臨流獨釣。這點紅色在這幅畫起到了醒目提神的作用。相傳當時以敖紅色為最難,而戴進獨擅此法。這幅《秋江獨釣圖》顯示了他高超的繪畫技藝。當時在畫院任要職的謝環見了《秋江獨釣圖》之后,妒火中燒,忌心大發。于是,當宣德看到這幅畫時,謝環就進讒言道:紅袍是大臣們的朝服,戴進竟敢把大臣們當釣徒,這不是有傷朝廷大體嗎?戴進就這樣被驅逐出畫院。
自此以后,戴進的門庭冷落,他甚至落到了“乞米充口”的境地。他自己常嘆息說:“余胸中頗有許多事業,爭奈無識者,不能發揚予論。”元順四年(公元1460年)他在窮困倒中死去。戴進死后,人們才開始意識到戴進的重要,許多評論家把他推為明代畫界第一流人。
戴進生前的不幸和死后的榮光多少能給人們一點啟示:文人相輕、妒賢忌能多么害人!生活里應該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祥和!多一些美好!當然,更應該愛惜人才。愛惜人才首先要有伯樂那樣的心胸和慧眼,否則,既便人才在你的身旁左右你也熟視無睹。多一些伯樂就會少一些遺憾。莫總是在一片婉惜、感嘆聲中,為凋零了的人才加封進爵。
上一篇:戴維的嫉妒心
下一篇:才不勝職終為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