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時代的美國戰略
(美)華爾特·哈恩、約翰·內夫編,沈邁行等譯,高寒笙、麥任曾校,世界知識出版社1962年12月出版,全書共34. 2萬字。本書是美國“全國預備役軍官戰略研究班”1960年使用的教材,屬戰略研究專著,共收集了33篇論著,其中一部分是1959年在“戰略研究班”上講的演講稿,一部分是發表在美國報刊上的文章和書的摘錄。作者包括艾奇遜·埃德加·胡佛、羅斯托·基辛格這樣的美國政界顯要人物和高級謀士,以及彼得遜、特魯多這樣的五角大樓和國務院官員。全書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本世紀中葉階段”主要分析了美國所處的時代背景,論述了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的,持久戰的優越性,現代科學對美國的影響和日益縮小的抉擇自由。第二部分“共產主義的性質、實力和弱點”作者從資產階級立場出發,分析了共產主義的思想根源和思想核心。共產主義在經濟、社會、政治、心理方面的吸引力,論述了蘇聯進化的前途及共產主義容易遭受攻擊的弱點。第三部分“共產黨的戰略和戰術”認為共產主義得以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有一種革命的戰略,即持久戰的戰略。分析了蘇聯裁軍戰略和蘇聯作戰理論的演變。第四部分“將核武器視為現代軍事戰略的新因素”系統全面地分析了新形勢下的軍事戰略問題。第五部分“經濟戰略問題”論述了蘇聯經濟的發展狀況及對美國政策的影響,闡述了新經濟條件下美國如何迎接挑戰。第六部分“對挑戰的反應”從戰略上論述了美國政策的前提和面對世界新變化所應采取的戰略和具體措施。該書在政治上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大肆詆毀和攻擊,甚至在一定程序上是以削弱社會主義陣營為目的,讀者在閱讀時應加以批判。但該書能從政治、經濟、社會和心理等方面論述戰略問題,特別是有關美國的戰略思想,在學術上有較高的價值,對研究謀略學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上一篇:查理·馬特
下一篇:梭倫